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0版:民间纪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曾经的“书香门第”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曾经的“书香门第”
村落中的一户农家。
老房已拆,古老的家具能为孩子留下多少记忆?
▲人面滴水檐的微笑透出几分神秘色彩。
◥古老的村落,长长的古巷,走出一代代舞狮人。
▼老宅上的木刻虽然残缺但仍栩栩如生。
◢沧桑的老屋,透出浓浓的书香气息。

□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文 贾俊生/图

说起小相,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狮舞,名扬海内外的狮舞早已经成为小相村的象征,小相舞狮者的脚步也踏遍了全国各地。

小相村的狮舞是热闹的,但积淀着深厚文化的小相古民居却是异常的寂寞,默默地守望着历史。

小相村位于巩义市鲁庄乡西南,巩义、登封、偃师交界地带。南有嵩山,东有凤凰山,西北有滑城河自南向北流过,地势优越,环境宜人。

小相古民居群位于小相村兴鲁大道西侧,南北两侧各有一条自然沟,旧时方圆一里之内有桥4座,故称“一里四座桥”,其村以李姓、杨姓居多。由于民居是李氏家族传下来的,故又称小相李氏古民居群。

小相李氏古民居群始建于明末,兴盛于清代,规模宏大。小巷、胡同、水井,高墙深院,红石墙基,小青瓦盖顶,砖墙或砖柱土坯墙。原有大房20余处,现在保存较好的还有4处宅院,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建筑,雕梁画栋,装饰豪华、楹联、隔扇、砖雕、石雕、木雕极尽工巧,端庄华美,建造精致。

按堪舆学、风水学的理论,民居倡深忌浅,讲究“深宅大院”,认为院浅者不发家,而院子深者藏风聚气,才能人财两旺,因此院子越深越好。小相李氏民居群全是四进式结构,融民居、庙宇、宗祠、衙门等特色为一体,把这种建筑文化演绎到了极致。

李氏四个大院紧密相连,呈巍峨的建筑群,并以主宅区为核心,向南、东、北三方辐射,北是后花园,东是饲养区(兼仓储),南为花园,布局紧凑,设计合理。内眷足不出户即可到后花园赏花散心,出行时车马距主宅区仅一路之隔,随叫随到,清明时节及重要节日可到南花园、东花园踏青观光,其设计独具匠心。

李兴祥是李氏18世孙,在他的记忆里,李氏家族是个书香门第,建筑中无不浸润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过去四个大院中均有书房,书画及藏书之多,附近没有哪个家族能比。后代子孙还设有专门读书、习武之地。廊柱对联“庭有余香榭草郑阑燕桂树,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丹桂有根独长诗书门第,黄金无种偏生勤俭人家”及民国十六年匾额“教育恩深”都是很好的佐证。

漫步在李氏建筑群中,木雕、砖雕的精美,也令人惊叹。庄园中仅剩的顶子床、过厅棂子门及廊柱上雕刻的梅、兰、竹、麒麟等,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彰显出主人的不凡身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李氏家族在明、清时期,乃巩县南半县的首富,鼎盛时期,拥有良田800余亩,房屋百余间,人丁百余口,骡马成群,财产无数。但李家不是为富不仁的“铁公鸡”,而是慈善之家、书香之家、官宦之家、孝悌之家,在当地百姓中口碑极好。

古民居,承载着人类千百年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老宅子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郑州的各个角落,不为人知。本报“老宅记忆”系列报道,在让读者了解郑州老宅子的同时,也希望对它们加以保护。如果你有“老宅”的线索,或者了解一些“老宅”的故事,也请告诉我们。电话13838049299,邮箱zzwbsczl@126.com。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