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居住:车要给人让道
对于目前一直在回暖的楼市,业内专家、学者以及开发商纷纷发表看法,对整个行业做出了客观评判,也给出了相关建议。
张维迎:该出血的时候就出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说,面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我们要学会利用价格机制。企业家定价很重要,从来没有过剩的产品,只有价格太高。
他进一步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说,该出血的时候就出血,不要舍不得降价,舍不得降价就死定了,你降价越早越好,包括房地产。”在张维迎看来,现在有好多地方有泡沫,本来应该是3000元钱,现在涨到6000元。企业家在这个时候降价,要克服心理障碍。大家的心理障碍是什么?进的时候材料就这么贵,成本就这么高。
“从经济角度来讲,我们只考虑边际成本,成本这个时候不要考虑。重要的是未来,而不是过去,这个时候打价格战不是坏事情。”张维迎认为。
刘社:开发商应呵护现有市场
“从官方发布的数据,到各项目售楼部的实际情况,市场在回暖已经被证实。”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刘社表示,现在的问题在于这种回暖的势头是否能够持续下去?
目前,市场上买房的人大部分是为了自住,这是刚性需求在去年沉淀一年后的集中释放。如果国际、国内整体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开发商的优惠继续保持,那么这种势头也许会保持下去。她预测,市场的刚性需求在第二季度会延续,第三季度,如果投资需求和改善性购房入市,楼市才能真正上行。
她提醒开发商,要继续保持优惠力度,呵护现有市场,让刚性需求继续释放。
潘石屹:缺乏支撑的回暖难持久
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期间,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指出,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交易快速上升的最重要原因是大量信贷资金救活了房地产企业,而不是因为世界经济或者中国经济回暖了。房地产市场这样的“回暖”缺乏经济基本面的支持,为此房地产企业对未来投资需要谨慎、再谨慎。
潘石屹表示,一季度中国的用电量、财政收入指标和进出口指标都在下滑,世界经济下行的趋势还在继续,支撑这一轮楼市上行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国家信贷和经济刺激政策的支持。因此,目前房地产市场“火爆”的基础并不牢固,这样的“火爆”能不能持续还是一个未知数。
随着房地产理性消费时代的到来,购房者在看房过程中更为注重社区建设的细微方面,上周,在本报第二届郑州西区精品楼盘展示会现场,有多位购房者发出相同的抱怨:买房时,说是人车分流,但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做到,有的车辆在社区内来回开动,很影响生活。
针对这一购房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永威置业副总经理马水旺给出了相应建议。
步行社区设计
应体现和谐、环保
目前,很多社区都设计有地下停车场,但很难实现地面上不停车,造成难以管理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物业管理公司为了追求收入与利润,人为地把地面的有效空间作为停车位收取相应的停车管理费。另一方面地下停车位的设计与小区居住人数不成正比,地下停车位有限,迫使业主在地面乱停乱放。由于地面车辆的来回穿梭,为小区活动的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汽车的尾气和噪音,特别是夜里失控的汽车报警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拥挤的停车位占用了小区宝贵的绿地和全体业主公用的空间,使小区的景观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郑东新区很多高档楼盘都采取了“完全步行街社区”的设计。
马水旺认为,这些社区的“完全步行街”设计是当今开发商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随着私有汽车的快速增长,高档社区采用地下停车不占用地面空间,增加环保和绿地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住宅车位设计
须按照1∶1的比例
“步行社区地下停车位的设计数量,住宅按1∶1以上设计,即一户一个停车位;对于商业,一般按100平方米一个车位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业主停车的需要,才能保证机动车辆不驶入小区的地面。”马水旺说,为解决有车族停车后回家的不便,各个单元垂直电梯直通地下停车场,司乘人员可就近乘电梯直达自家门户。
当今的消费者,对住宅产品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将低密度、高绿化、回归自然的产品作为购房首选。步行社区最明显的标志是把地面停车位建设成为社区的配套工程,有效地增加了中心广场、绿地、水系、植被等公用场地,打破过去那种满院都是停车场、占用人们活动空间的模式。将原来封闭式的家庭生活延展到了社区中,使人与人、人与自然有了更多的交融机会,使业主充分享受共有空间的乐趣。晚报记者 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