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6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复旦拟破格录取三轮车夫读博士
话题:广州市民投诉38次无人理,市长怒斥政府部门失职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复旦拟破格录取三轮车夫读博士

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国人尽可听到一派“经济回暖”之赞。我对这种乐观情绪断难苟同,深以为“回暖”只是现象不是实质,只可观望不可夸大;尽管信心仍在,我们以为,在当前,基于现实的忧患之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历史表明,没有一次旷世危机不是凭借新产业、新技术和新经济体的崛起而宣告结束并迎来新一轮经济景气的。中国经济正站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不满足于传统模式带来的一时“回暖”,才能看到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作出选择。(《财经》)

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几年——8个月前,他还在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老实说,现在搞古文字的,很多名义上是教授了,实际上没有他这个水平。有些地方,我也没有他这个水平。”裘锡圭说。

(今日本报A37版)

网友有话说

好呀,有才的就用呗!文凭再高能力低有啥用呢?搜狐手机网友

对特殊人才,就该特招,但一定要加强监管,要求当然要特殊一点了!

搜狐四川内江网友

幸好他当年没有上大学,不然一路走来,估计到现在也没有今天的造诣,教育应当反思了。搜狐新疆网友

这一句话我举双手赞成:把招博士的权力交还给博导。搜狐网友

你看看古代文人骚客中,流芳百世的有几个是状元举人?所以是人才就要录取!搜狐网友

支持复旦的做法!搞研究就需要专才。为了学习而学习是培养不出大师的。强烈支持免去其外语考试的要求,每天把大量的时间投放在学习外语上,整个是种浪费!搜狐安徽六安网友

它检验了大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放眼百年大学史,破格录取并不罕见,比如连高中文凭都没有的何其芳,被北大考查后破格录取,终成一代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吴晗,在考试中数学是零分,但仍被清华破格录取。

它检验了大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学破格是寻常的事情,除了学生被破格录取,老师也被破格任教,比如梁漱溟没考取大学,不阻碍他当上北大哲学系教师,拍板者是校长蔡元培;沈从文更是连小学都没毕业,却执掌中国公学的教席,拍板者是校长胡适。那个时代的大学之所以佳话频出,正在于大学比较具有独立性,具有自主权,不为权力所左右。一所不敢破格的大学显然不是好大学,一所没有权力破格的大学更不是好大学。如今,从媒体公开报道看,38岁的蔡伟的确不负众望,而导师裘锡圭也颇爱惜羽毛,爱重人才。 王石川

网友一面倒的肯定是对“大学风骨”的期待

这则新闻几乎得到了网友一面倒的赞扬和肯定,而在赞扬和肯定的背后,在笔者看来,是一种期待,是对大学理想和风骨的期待。尽管复旦表示,蔡伟能成为复旦博士,主要得益于该校实行了“申请——考核”博士招生多元化制度,尽管 “车夫直升博士” 还是个案,但是,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气质的张扬,一种对个性的肯定。这在日益格式化的逼仄大学空间里,是一种久违了的大学想象满足。

世界大学教育发展的经验一再证明,大学只有具有自己的独立品格,才能造就民主社会的建设者,才能成为知识创新的阵地。这当然包含在录取制度上的创新,更包括对人才的不拘一格的录用。大学本身就是充满理想主义的人才培养和探求学问的场所;理想主义是大学不可或缺的对人具有深度影响的文化精神。朱四倍

“佳话”能否催生制度革新?

其实,这样的佳话过去并不罕见,而在21世纪的今天,这样的事情似乎越来越少,原因自然是和教育公平有关。

我们的社会太过于重视学历,把学历等同于才能,导致了很多人才被埋没。一些人想考博士,但学历问题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蔡伟是幸运的,他遇到了“破格”的机会,而其他的“张伟”“李伟”该怎么办?也期待如同蔡伟一般遇到裘锡圭先生这样的“伯乐”吗?其实,社会上更多的如“蔡伟”一般的年轻人,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制度,好制度才能发现更多“千里马”。

蔡伟被拟定录取这样的“佳话”应促使教育体制反思,目前的教育体制面临着录取形式和考试内容等多方面“僵化”的弊端,一些大学“近亲繁殖”现象严重,个别博士生、硕士生在混文凭,而来自于草根的一些有才华者,却因为学历问题求学无门。如何改革现有的录取制度,给教授更多的决定权,给考生更大的选择权,如何让我们的录取制度更开放、更具包容性,如何让制度成为创造“佳话”的肥沃土壤,更是我们所期待的。但纯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