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移动3G建设青年突击队中,梁婷婷和姚艳燕负责3G网络的传输和维护,可以说是掌握着3G网络开通闸门的人。在外界的眼中,在机房工作的人都应该是稳重、寡言、心思缜密的,但作为郑州移动传输维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梁婷婷和姚艳燕却显得很活跃健谈,不时有相当“八卦”的3G建设故事从她们的笑声中传出来,在她们的讲述中,我们得以知道更多河南移动3G建设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晚报记者 祁京
“郑州报告”在毛衣上绣花
梁婷婷和姚艳燕做出了关于3G建设的研究报告,总结出了“郑州经验”
谈到3G建设,梁婷婷说,河南移动的TD网络建设是和全国28个省市同时进行的,之前没有什么可以遵循的规律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当初建设2G网络的时候,为了确保大家在使用移动服务时万无一失,移动把网络建设成了一个双保险甚至三保险的状态,这样复杂的网络情况使得3G的建设完全不能照搬和直接用外地的建设模式和经验。
“在已经做得很完善很复杂的网络上搭建新的网路,难度跟在毛衣上绣花差不多。”梁婷婷和同事们觉得,如果没有在施工之前就对网络有专门的研究和掌握,将很难按时完成建设任务。“所以,从去年奥运会一结束,我们俩还有中心的其他同事就做了一份关于3G网络建设的研究报告。”姚艳燕说,她们根据郑州的网络特点,总结出了十多条适用于郑州乃至河南3G网络建设的独特做法,包括“调度环”在内的很多适合于复杂网络上建设和开通基站的创新,包括对光纤资源的合理调度,当这样一个考虑周密又具有实施性的报告放到负责3G建设的各级领导面前的时候,很多人都为这两个小姑娘的韧劲和整个传输维护中心工作人员的细致和认真所感动了,这样一份有着“郑州经验”印记的报告,将成为整个河南移动今后进行3G建设的一份重要材料。
“3G建设工期很紧,有时候错一两个小时就有可能耽误一整天的工期。”郑州移动网络建设部门的工作人员说,多亏了这样的一份报告,让他们在建设和开通基站的过程中多了几分针对性,“要不我们还得回去逐一的查资料和数据,耽误不少时间,其实很多问题都被她们总结出来了。”
飞信群主梁婷婷
一般人想不到的是,3G基站建设的联络工作是用移动飞信完成
3G建设最紧张的时候,梁婷婷和姚艳燕都推迟了自己的婚期,守在机房里等着开通基站,这样的工作不但枯燥,而且充满了不可知性。“有一次开通一个基站,所有的数据和设备都没问题,但就是无法开通,折腾到了半夜,大家只好把那个基站的数据重新又做了一遍。”梁婷婷说,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一直加班到基站开通,整整两个月的3G建设工程中,她和同事们就是这样度过的。
“好在我们有一个秘密武器,要不然各个部门协调不会那么顺利,开通速度也不会那么快。”梁婷婷说,以往一个基站的开通不但需要一层层的报告和申请,而且一般都是用手机来实现前方基站和后台维护人员的联动,在3G的建设之中,有时候一天要开60个基站,这样的联系方法显然是不适用的。于是,“卢宁他们发明了一个开通流程,把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工作,所有的数据和申请都传在一起。”而实现这个流程的,是移动的一个小小的聊天工具“飞信”。
梁婷婷说,为了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他们开通了一个“郑州TD建设”的飞信群,用飞信可以实现电脑和手机对话的特点,前方工作人员把现场数据发布在飞信群里,他们则可以守在电脑前随时进行基站开通,“这个办法确实很便利,以至于后来很多厂家和其他公司的人都开了类似的飞信群。”如此繁杂的3G建设开通工作,就这样被中国移动的一款小聊天软件给轻易的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