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早在3600年前就是商朝的都邑,它使中华文明有据可查的历史前推了300年,也使郑州市以“中华第一都”的身份荣列中国八大古都。
随着政府对南区的规划以及城中村改造的推动,管城区的房地产开发近年来如火如荼,大规模项目纷纷上马,区域形象得到明显改善。
晚报记者 梁冰
【人文】
时空交错 历史悠久
古城成残垣,却难掩昔日繁华
位于管城区商城路、城东路、城南路交会处附近的商城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商代前期都城遗址,时代要比安阳殷墟更早,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城区也因此而充满浓郁的文化、历时氛围。
当考古专家发现它的时候,西城墙和北城墙西段破坏严重,残墙绝大部分被掩埋在地面以下,只有北城墙的东段、东城墙和东城墙的绝大部分还保存在地面以上,其中尤以东城角保存最好。城墙普遍高10米左右,宽约20米,站在城东南角远望,恢宏的城墙令人叹为观止。
就在这片古城墙的脚下,是一条条纵横的城市要道与一座座高耸的现代建筑。在这里,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历史与现代的时空交错,城市也因此而历久弥新。
城邦虽已没落,却难掩昔日繁华。据报道,古商城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商代文化层及房基、水井等各种遗迹。城内东北部近40万平方米的较高地带,发现有大、中型夯土台基建筑遗存,应是商代大贵族居住的宫殿区。
如今,漫步在这个古老的城区,不再是以环境卫生较差、市容市貌陈旧而闻名的老城区,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圈五区”为龙头的繁华商业街道,绿树成荫、河水荡漾的居民小区,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
【商贸】 一圈五区 商贸突出
在紫荆商圈的带动下,管城区的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
从去年开始,管城区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突出商贸特色,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大规模进行旧城改造,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形象跃然而出,以紫荆商圈和五大市场群区构建的“一圈五区”商贸格局带动全区经济迅猛发展。
商圈的带动力量是巨大的,紫荆商圈中不仅包含了时下流行的休闲购物、商务、娱乐、餐饮、健身等元素,其中的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更是效益凸显。
据悉,总投资30亿元的紫荆商圈,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由紫荆山路与东西大街、商城路的黄金十字架构建,以投资10亿元的商圈龙头项目——裕鸿国际广场为核心,华林新时代广场等15个重点项目为支点。世界500强零售企业家乐福成功签约方圆创世购物中心,香港新世界百货落户裕鸿国际广场,国内著名家具品牌曲美家具入驻黄金叶购物广场,占地8000平方米的博洛尼郑州整体家居体验馆顺利开业。截至目前,入驻企业达1000多家。
在商圈的带动下,管城区各类商品贸易迅速发展。全区有53家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年交易总额突破300亿元,其中年交易额超亿元的18家。
年利税超过2亿元的五大聚集区也各有特色。银基市场群区以服装批发为主,大上海城市场群区以大型百货零售商场为主,中博市场群区则是家具、家电的集散地,而南三环市场群区以汽配、摩托车、电动车批发为主,圃田市场群区集中了板材、石材、油漆批零商户。
这五大市场群区的升级改造进展有序,进而使区域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持续提升。光彩市场改造完成、锦荣二期竣工、天荣市场改造在即,投资2000万元的长春爆米花KTV量贩顺利开业,投资4000万元的横店影视郑州国际影城开业,中博精品家具一条街基本完工,国香茶城一条街顺利开业……在“一圈五区”的带动下,管城区经济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饮食】 小吃聚集 涮锅诱人
除了商业,管城区的特色饮食更彰显着古城区的风韵
因为有了银基商贸城、天荣市场、光彩市场、大上海城等一大批服装批发、零售商场的存在,管城区俨然成了全市人民购物的乐园。除此之外,管城区的餐饮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特点——传统。这或许更彰显着它古城的风韵。
在管城区,涮锅是其餐饮的一大特色。管城区的涮锅可谓是郑州市最出名的。
商城路上的北京馆涮羊肉、管城街上的老四涮锅、南大街上的巴蜀情火锅、城东路上的齐齐火锅……在管城区的大街小巷,都或多或少地聚集着中国的传统名吃——涮锅、火锅店。
其中顺城街是各色小吃最聚集的地方,也最有代表性。因为管城区是回族聚居的地方,所以,顺城街附近的小吃基本全是清真店,喜欢吃牛羊肉的市民多会邀上几个好友到此一聚。这种充满传统民间风情的小店,多的是随意、畅快,自在无拘。尤其到了夏天,夜市小摊遍布街旁,更是令市民趋之若鹜。
除了涮锅、火锅,萧记三鲜烩面、杨记清芳拉面、伍德羊肉汤、西兰轩菜馆、海豫楼灌汤包、杨记灌汤包等特色名吃老店也林立在管城区政府周围的商城路和顺城街上,每个店面都是门庭若市、食客爆满。来此消费的市民也大都是慕名而来,其他不好,只爱老店,真是应了“酒香不怕巷子深”那句老话。只是,它们所在的巷子并不深,“酒香”的确飘得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