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第一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谢郑州晚报 罗布泊内树起感恩碑
广告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2005年迷路五天四夜被救 探险者心怀感恩四年
谢郑州晚报 罗布泊内树起感恩碑
4人被救时,食物只剩下4个小饼

4年前,两名新疆旅游业从业者和两名北京探险者结伴探险罗布泊迷路,面临断油断水断粮的危险,幸遇本报采访团路过此地,把他们救起。心怀感恩的他们4年后再赴罗布泊,于今年五一期间在被困的地方立下了一块感恩碑,以做永远纪念。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

进入罗布泊,本报采访团突遇迷路人

罗布泊在人们心目中向来是“死亡之海”,探险活动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危险性。

本报2005年组织的“丝绸之路”采访团于5月2日进入罗布泊后,与外界的联系只能靠卫星电话。

经过两天的艰难跋涉,2005年5月5日16时41分,在距彭加木失踪地5公里处,坐在1号车上的领队小龙突然喊道:“彭加木失踪地怎么会有一个土包?”

小龙曾3次穿越罗布泊,他告诉我们,彭加木失踪地绝不可能有土包。

当接近彭加木失踪地时,有人冲向采访车,声嘶力竭地喊道:“给我点汽油和吃的吧。”

此人叫钟明,是新疆一旅行社的司机。五一期间,两名来自北京的游客要穿越罗布泊,钟明和导游马晓梅开着一辆丰田吉普载着两名游客于5月1日8时20分进入罗布泊,下午顺利抵达彭加木遇难地。

5月2日,北京游客夫妇二人被戈壁上奔跑的野骆驼所吸引,4人忘情追拍野骆驼。两个小时后,他们进入雅丹地貌,汽车油表显示油量不足,他们决定开车至罗布泊镇加油。然而在3000平方公里的荒原里,几乎没有任何的参照物,驾车行驶的线路全凭向导的记忆和GPS的数据点对照,罗布泊的风沙已将来时碾出的车辙掩埋,4人只好重新找路。此后四天三夜他们一直找不到正确的方向,最后油料和食品几乎消耗殆尽,被困在距离彭加木失踪地11.8公里的土崖处。5月5日下午,几近绝望的他们商量由钟明开着车到彭加木失踪地等待救援队伍,并且在当天下午两点前,无论是否等到救援队伍,也一定要赶回会合。钟明非常激动,表示碰到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车队队员马上递上食物和水,并宽慰他,一定会把他的同伴救出来并安全带他们出沙漠。

钟明又领众人来到旁边的彭加木墓碑处,让大家看他贴上去的求援纸条,说再过1个小时如果还没人过来,他就准备返回了。

领队了解情况后,马上调度了4辆最好的车,配备好给养,准备出发去救援另外3个人。

经过简单集结,救援车队由钟明带路,向被困三人所在的失踪地进发。半个小时后,营救车辆接近一片雅丹地貌1.5公里处,看到有三人挥手并向车辆奔跑。

车辆停稳后,采访团领队跳下车,一男两女立即围了上来,一个30岁左右的青年男子神情激动地拉住领队的手:“我们活了!”

他是一名穿越罗布泊的游客,叫吴庆斌,北京人,是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员工,另一位陪同他穿越的女游客是他的妻子,名叫李清。两人也是自助游爱好者,这一次利用五一假期来穿越罗布泊,没想到差点把命丢在这里,碰到采访团车队,真是太幸运了。

他带着队员们看了一下他们的装备和给养,水还有一点,食物也仅剩4个小饼,已经熬了四天了,再熬一天,就不知道什么样了。

由于天色已晚,我们就在他们被困的地方扎了营。相对头一天的手忙脚乱,今天的扎营和做饭速度明显快了许多,再加上救了4个人,队员们的情绪都比较兴奋。

“当时我们精神恍惚,心理上已经接近崩溃了。”讲起当时的情景,钟明还心有余悸,他们在等待救援的这几天里,心理上已经饱受折磨,几乎到了极限。

被困者曾想冒险徒步寻找救援

钟明当时还作了一个很不理智的决定,如果等不到救援,他将在和三人会合后,徒步向距彭加木失踪地82公里外的罗布泊镇找油或者徒步到40公里处的“八一泉”找水和能吃的芦苇根。钟明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再坚持一下,也许早已经没命了。”

领队小龙事后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听了他这句话,当时就惊出了一身冷汗,探险家余纯顺死在距离他出发地点7公里处,在高温酷暑的大沙漠里行走82公里,那真是不要命了,活下来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给养不足,本报采访团冒险寻油

意外救了4个人,队员们都很兴奋。但谁也没想到,由于3号车护送12号车退出,白天车队推进极其缓慢,下午又救援被困的3个人,油料的消耗大大增加。而后面穿越的路程还很长,若再有无法预料的困难出现,会把我们整个车队推进非常危险的处境。两种方案摆在面前:一是将人救走,车辆留下,由旅行社此后自救援。二是人车都救。第一种的问题是,只救人,采访团车队的座位已满员,若增员对车队、车辆有危险。第二种的问题是,救车会使采访团油料不足,无法走出罗布泊。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车和人都带出去。

5月7日下午,在一些车辆加完油后,油料不足的问题终于显露了出来。给养车上的雷师傅就悄悄地找到采访团的领队,报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汽油只剩下一桶了。为了尽快找到油料,采访团只好冒险兵分两路,由熟悉路况的领队小龙和向导彭戈侠于凌晨赶往罗布泊镇。其间,还遭遇了一系列险情。

连线罗布泊

“再次进入被困的地方,就是要实现我们多年的愿望”

“到我们被困的地方,为郑州晚报立一块感恩碑,是我们多年的心愿,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今年4月30日,我们再次进入罗布泊,就是要实现我们多年的愿望。”钟明5月2日在罗布泊用卫星电话向记者报喜说,“我们中午11点多到达4年前的被困地,经过3个多小时的忙乎,下午2点,感恩碑终于立起来了。为了让石碑更为坚固,我们还专门从乌鲁木齐带来了水泥,砌了碑座。”

丁先生是河南商丘人,自己是做生意的,见证了钟明立感恩碑的过程。他说,他在浏览网站时,偶然发现了钟明写的一个帖子,说他在4年前被救的那刻起,就想再到罗布泊去立块碑,来表达感谢郑州晚报的救命之恩。他看了帖子后,很快和钟明取得了联系,一是想做个见证,二是想在去立碑的经费上给予些帮助,让钟明早日完成心愿。“现在钟明的心愿终于实现了,我作为一个河南人也非常高兴,非常自豪。”

钟明说,他们是4月30日从新疆乌鲁木齐出发的,经吐鲁番进入罗布泊,本计划5月5日能到达被困地点,立下碑后经哈密返回乌鲁木齐。“想不到这次那么顺利,5月2日就到达了被困地点。”

钟明还在电话中兴奋地诵读了一遍碑文。

感恩碑

公元二零零五年五月五日,在此困五天四夜;汽油尽,水粮绝;濒地狱时,《郑州晚报》采访团突现重生。

中国假日 钟明 马晓梅

北京游客 吴庆斌 李清 于二零零九年五月四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