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5版:郑州帮办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孙子办不成户口,难坏六旬老汉
换客大会
我是谁?
招领联盟
招领联盟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我是谁?
看看照片,读读故事,你是否能想起
小牛在鹤壁家中的儿时照片

□晚报记者 张柳/文 常亮/图

本报讯 26岁的鹤壁青年小牛有个愿望,他希望通过媒体、网络志愿者的帮助,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6岁被拐卖的他还残存着一丝童年记忆,印象里,他家所在的村子叫tu luo wei,有煤矿、有杏树、玉米粥叫糊汤。

被拐青年意外偶遇寻子网络

小牛的网络寻亲之路源于一个电视节目。今年4月份,江苏卫视一档关于广东宝贝回家寻子网的采访,让他知道了有这样一群志愿者的存在,志愿者们依靠自己的努力,已经帮助50多个孩子回到了家。他在看到节目后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网站,加了工作人员的QQ,通过一问一答讲述自己自幼被拐的经历,以及自己残存的儿时印象。

志愿者通过对小牛讲述信息的会诊,得出一个结论:他的老家可能在河南。

原因有好几个,在小牛写出的一份儿时回忆中,玉米粥叫糊汤,南阳的一些地区有这种叫法。他的外婆不叫外婆,叫姥姥,这种称呼在平顶山挺普遍。被拐时他先乘坐汽车,又坐火车,一天之内到了鹤壁,当时火车速度不快,志愿者推测,小牛的老家在鹤壁周边300公里范围内。

听小牛讲儿时的那些印象

小牛,1983年生,血型0型,1988年秋天从家门口被拐卖至鹤壁。

关于家族成员,他印象里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三个叔叔、一个姑姑和两个哥哥,自己是最小的。大哥叫江小文(音),二哥叫江小宝(音),自己叫江小牛(音)。

小牛记得自己家住的是瓦房,爸爸是煤矿上的领导,十天半月回家一次,给大家带很多花生吃,还常叫矿上的工人骑摩托车带他和妈妈去矿上玩。家里有一辆推土机,还有一辆东风汽车。

姥姥家住在山的那一边,姨姨家倒离的不远,过年的时候没有小孩子给老人磕头的习惯,只是贴对联。

他说,自己居住的村子叫tu luo wei,很大,村里有面粉厂,村里还有学校,两个哥哥都在那上学,很多人在学校周围放风筝,部分风筝的模型是圆桶形状,像水桶。

印象中的家乡是个山多水多的地方,村子就在山里,山大多是石头,有很多杏树。村子里有几条河,水清、鱼多,哥哥带他去钓鱼,只要泥鳅和黄鳝,山里有野鹿,有獾(獾在当地叫tuan wa),地里的农作物是水稻和玉米,河里的水一直往田里冲着,田里到处都是鱼。有一种树的叶子包在馒头里面吃着很香。

这一切的记忆,都在一个30来岁的男人给小牛拿东西吃后打住了。男人说带小牛去玩,他就跟人家走了,先坐汽车又坐火车到了小牛现在生活的地方。

小牛说,自己在现在的家中生活不那么幸福,他曾在网络中无数遍搜索tu luo wei都没有结果。如果哪位读者看到本报道,并有相关线索,请拨打晚报热线67659999与我们联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