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征文活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与郑州晚报”征文活动启动了
我与晚报的不了情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我与晚报的不了情

看到“我与郑州晚报”征文活动启事,我心里极不平静。为什么会如此?皆因《郑州晚报》曾伴我成长,圆我美梦,记录了我数十年奋斗的足迹。她似灯塔,指点我前进的方向;又似火把,点燃我当年的激情。回首往事,我感慨万千,遂欣然命笔,略述我对她的仰慕之情。

不少采访活动至今记忆犹新

我曾是《郑州晚报》多年的特约通讯员,在和晚报交往的40多年岁月中,先后为她写出了400余篇、逾20万文字的文稿。其中有通讯报道、各种评论、郑州掌故、郑州地理、郑州成语故事以及小说、诗歌、散文、春联等各种作品。有些作品还荣获奖励,受到好评,并先后六次被评选为晚报模范通讯员。这一切,均为晚报栽培、支持、帮助的结果,尤其是不少采访活动充满苦辛,又充满欢乐,其景其情,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让人终身难忘……

1982年除夕的前一天,为采访市场春节物资供应情况,我和当时的晚报记者宋欣声同志,从清晨5时出发,即赴行政区的花园路市场,直到中午,又转战闹市区的老坟岗市场,下午4时,再奔至西郊的碧沙岗市场。一路走来,采访商户,询问顾客,联系管理部门,了解市场行情,直到晚上8时才采访完毕。匆匆吃过晚饭,我们就在市工商局我的办公室整理材料,拟出草稿。待誊写完毕后,小宋将稿送至报社时,已是夜里11时了。大年除夕,这篇千余字的《年关集市》终于按时发表。1983年、1984年、1985年的年关,也是在基层采访中度过的。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83年除夕的《农贸市场见闻》、1984年除夕的《我市集贸市场商品充足交易活跃》等,都是在一片鞭炮声中和晚报记者共同采访、加工的结果。对保障节日物资供应,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市场日渐繁荣。但美中不足的是,我市小商品市场建设与外地相比却相对滞后,南不如武汉,东不如开封。为扭转这一局面,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市工商部门提出要大力发展小商品市场。为此,1983年11月初,我和晚报记者专程赴汴,采访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开封相国寺小商品批发市场。

那时,去开封要坐火车。加之天公不作美,大雨如注,只好冒雨深入商户,待管理人员上班,又和他们进行座谈,听取管理经验,收集政策信息,会议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抵达郑州时,已是午夜时分。这一晚,因风吹雨淋,小陈患了感冒,我也有点发烧。但第二天,我们还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集中在报社梳理材料,编写稿件,直到完成任务。1983年11月4日,那篇介绍开封市场建设经验《访开封相国寺小商品市场》的报道,终于见诸报端。受此启发,时过不久,我市“苑陵”、“中州”等小商品市场也相继问世,从而结束了郑州当年没有一个像样的小商品市场的历史。

晚报的影响可见一斑

说实话,写通讯报道是个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尽管你“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但不管表扬还是批评的稿件,横竖都要得罪人。1985年4月,我写了一篇有关遗产纠纷的通讯,结果竟弄得里外不是人。那时,我根据我家一个事实,写出约有1500字的文章,以《李老汉的遗产》之名,于1985年4月28日在晚报上发表。按说我9岁来郑,经年未回,对洛阳偃师老家的一些往事并不知情。只是一个偶然机会,我从父亲口中得知,我大伯处曾有新中国成立前做生意留下的金条10多根,因分配不公,引起我叔伯兄弟的不满,从而酿成悲剧,最后连我大伯的性命也搭进去了。为昭示后人,我决意将它写出来。于是我利用节假日,奔赴原籍,搜集资料,核对事实,并如实写了出来,只是发表时,隐去了当事人的名字。

现在看来,这篇文章是客观、公正的,决没有半点私心,只是后果是我始料未及的。先是堂兄堂嫂等人,奔赴郑州兴师动众前来问罪。他们的第一句话就是:通,人家是家丑不外扬,你咋胳膊肘外拐,专揭自家短哩?我无奈之下,将原文念了一遍。他们知道我没有提名道姓,并为他们喊冤叫屈时,才算消了气,说你写的大致不差,只是像这样的家务事,还是少写为好。再是文中的“钱是杀人贼”,经报纸渲染,亦成了老家的一句口头语。大凡邻里分家,因财产分配问题引起矛盾时,村人会说,别忘了《郑州晚报》写的“钱是杀人贼”,能成事也能坏事!李老汉(我大伯)就是因财产气死的。晚报在当地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晚报助我前进

在40多年的岁月中,晚报为我搭建了一座沟通心灵的平台,也为我铺就了一条畅游之路。可以说《郑州晚报》犹如恩师良友,助我前进,伴我成长。在一次通讯员座谈会上,时为晚报副总编的聂敏华同志开玩笑地说:“济通呀,我们报社与你有缘,你那十八般武艺,尽可大胆施展吧!”说句心里话,我与晚报还真的有缘。直到今天,我还认为,没有晚报的支持,我不可能写出那些虽然稚嫩但不乏激情的作品,也不可能有今天充实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即使我退休之后,晚报仍支持我关爱我,不仅邀请我参加数次栏目设置座谈会,还相继发表我的《冯玉祥的郑州情结》、郑州掌故等不少文章。可谓前缘未了,今情又续。最后,聊作拙词一首,以表谢意。

浪 淘 沙

读《郑州晚报》有思

横空出世六十年,丰功伟绩众人传。片言只语盖难全。

白头老翁欲颂赞,多少往事涌心田。惠及民众万万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