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9版:大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袁隆平:我的性格过不了奢侈生活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目前我们还是遥遥领先
袁隆平:我的性格过不了奢侈生活
80岁的年龄30岁的心态浪漫科学家是“闪婚族”首次触电出演老年时的自己爬得太高掉下会摔死的不在意落选中科院院士

为建国60周年而精心筹划的国庆献礼片《袁隆平》于5月中旬全国公映前夕,袁隆平在位于长沙的寓所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交流中,他不时开怀大笑,尽管咳嗽声不断,他依旧烟不离手。对于新片的上映,开朗幽默的他有意回避了对电影的评论。他只是说,这是上级的安排,“我看都没看”,然后转身对秘书说,“其实也不想看”。他的“铁杆”司机兼忘年交戴牛松颇为理解袁隆平的想法,按照他的理解,过于“美化”科学家的经历以及展现当年的感情波折,是不事张扬的袁隆平所不喜欢的。袁隆平的身体非常好,他自己的总结是,“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20岁的肌肉弹性”。

1998年,媒体曾经报道,当时我国最大一宗无形资产评估价值额项目——“袁隆平”名字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2000年,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袁隆平现任公司名誉董事长。

做名人一点都不好玩

现年79岁高龄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依旧奔忙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各种工作,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自己带领的团队,将一个个研究目标按时完成,甚至提前完成,这会让他高兴得不得了。

除了定期到全国各地的试验田调研指导外,袁隆平大多数时候就在中心埋头于水稻研究,像个小孩子一样享受着工作带来的快乐。尽管他通过各种方式想去避开纷扰,但各式应酬和官方指定的各种会议和邀请依旧令他不胜其忙。

作为无党派人士,他既无意参政,又无心进入某个学术圈子,更无时间接受五花八门的访谈与研讨,但找上门来的人依旧络绎不绝,躲闪不及的话,一向谦和的他便只能“从命”。他调侃地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做名人一点都不好玩。”

80岁的年龄30岁的心态

袁隆平爱好丰富,游泳、排球无不在行,象棋更是每天都要对阵一两个小时的小游戏。早年,袁隆平的游泳水准已经达到了入选国家队的级别。谈到游泳,在烟雾缭绕中侃侃而谈的他,顿时神采飞扬。直到如今,但凡中心的游泳馆开放,他每天都会去游上个把小时,他说,连年轻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而每天下班后,他总会约集三五老友打排球,对排球的迷恋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

正是仰赖这样的体育锻炼,除了最近并不严重的神经性胃炎,袁隆平的身体非常好,他自己的总结是,“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20岁的肌肉弹性。”

浪漫科学家是“闪婚族”

英文水平极佳的袁隆平,其实俄语也非常不错,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他便在安江农校做过一两年的初级俄语教师,并在那时与自己的学生邓哲相知并成为夫妻。那会儿,袁隆平34岁,比邓哲大了8岁。有意思的是,两人从确立关系到完成婚礼,总计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这对“师生恋”老夫老妻被如今的年轻人直呼为“闪婚”。对于相守大半生的老伴,袁隆平直呼“贤内助”。

结婚前夕,袁隆平与邓哲开玩笑说:“将来,如果我对你不好、不爱你了怎么办?”信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邓哲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我也不会离婚。”

婚后,邓哲偶然发现了袁隆平与大学时期女友的往来书信,对方表达了希望重修旧好的愿望。感情已稳定下来的袁隆平只给对方回过一次信,之后就将所有信件烧掉了。如今,老两口的生活甜蜜而温馨,但邓哲还是会故意打趣袁隆平,袁隆平总是笑呵呵地嗔怪老伴“小心眼”。

首次触电出演老年时的自己

在电影《袁隆平》的片尾,袁隆平也首次触电,出演老年时候的自己,还在影片中讲起了流利的英语。这也成为片子的一大亮点。他不仅可以用英文与外国专家交流学术观点,甚至能用英文发表各种演说,而他的发音可称得上地道。他说,这完全得益于儿时母亲对他的优良教育。

由于喜欢听音乐,也喜欢有板有眼地跟着哼唱,早在西南农学院读书时期,他便是学校合唱团的一员。如今,在记者面前,袁隆平依旧难以掩饰对自己杰出“男低音”水准的自得之情。

袁隆平对苏联歌曲尤其垂青,对英文歌曲也格外娴熟,年近八旬的他可以随口哼唱出某首歌里的一段来,歌词都不会出错。

爬得太高掉下会摔死的

上个月底,袁隆平担任主任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袁隆平事后感慨,参加这个会议,他是受之有愧的,国家给他的荣誉太高了,把他抬得太高了以后,他就觉得不怎么舒服。那天会议的主席台上,不但有劳模代表,还有国家领导人,“我的旁边就是习近平呀”。袁隆平坚持认为:“人啊,不要太出名,你爬得太高,掉下来会摔死的。”

近几年,可称得上多才多艺的袁隆平不时会被邀参与娱乐节目、少儿节目的拍摄,有调查显示,袁隆平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甚至高过了当红的演艺明星。

5月4日,湖南卫视《成人礼2009》播出,令人惊讶的是,在前期的票选嘉宾环节,节目组发现90后并非盲目追星,最受孩子们青睐的是农业科学家袁隆平,远远盖过了林俊杰、周杰伦。在袁隆平看来,如果年轻人喜欢他,而且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起到教育与示范作用的话,他是愿意全情参与的。

不在意落选中科院院士

对外界有关袁隆平身价达1008亿的评估,爽朗的他哈哈大笑之余,干脆将自己定义为“湖南的精神首富”或者“中国的精神首富”。但平时他很节俭,每月的花销除了抽烟,袁隆平大部分支出用于资助穷苦的农民和学生,这项支出每年都要有几万元。

与低调的个人生活不同,袁隆平落选中科院院士,曾被广泛关注。如今,袁隆平依旧未能被中国科学院接纳为院士。

采访中,袁隆平总是一以贯之的平和与淡然。他说,能不能入选中科院,对他来说,意义已经不大,他也并不在意这些。他甚至说,自己理解中科院的选任逻辑,“我搞的是应用科学,中国科学院搞的是基础研究,如果按这个来评,我不合格”。

记者:您的杂交稻现在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袁隆平:有印度、越南、美国、菲律宾,还有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埃及等。美国是个超级大国,它也在用我们的杂交稻,它去年的种植面积有400多万亩,今年可能要达到600万亩,要占到美国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3,我们杂交稻的产量比美国当地的优良品种要增产20%至25%。

记者:您从中能得到多少回报?

袁隆平:美国去年给了我们130万美元,今年估计能有200万。但这些钱我个人是没有的。这些钱一个是用来支付科研经费,再一个就是给同事们搞点福利。

记者:美国的科学家有没有可能在技术上超过您?

袁隆平:他们想超呢,但目前我们还是遥遥领先。我们给美国的种子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的。

400万股我一分钱都不能卖

记者:您与隆平高科公司的合作,是基于怎样的一个背景?

袁隆平:当时隆平高科要上市,想用我的名字,我不同意。后来,省领导多次来说服我,国家领导人也来劝说。最后,我同意它用我的名字是基于两点:第一,杂交水稻需要走出国门,但我的钱不够,隆平高科成立后,我们可以不再需要外国人的投资,自己来搞了。第二,在国内,一般到了70岁就不能再当首席科学家了,也就没有了科研经费,隆平高科许诺每年给我200万元的科研费。

记者:在隆平高科,您是怎样的一个角色?

袁隆平:我是名誉董事长,占5%的股份,我不涉及公司的业务,就是发挥品牌的作用。其实,我5%的股份也是象征性的。400万股,现在一股20来块,算起来也有七八千万了,但我不能套现,我一分钱都不能卖,我一卖,隆平高科就垮掉了。人家会想,隆平高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

记者:每年的收益怎样?

袁隆平:公司每年都分红,去年大概有20万元,这几年都是这么一个水平。

身价千亿只穿几十元的衬衫

记者:有人说,您的身价过千亿了。

袁隆平:我了解的情况是,当时的评选从各方面综合评估,得出的结论是,我的价值是1008个亿,说我是绿色王国的亿万富翁。其实,我每月的工资6000元多,每年的股份分红有20多万。还有咨询费、报告费、稿费,但不多。所有收入加起来,一年30来万是有的。我自己用不完的。

记者:您怎么看待财富?

袁隆平:第一,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第二,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

穿衣吃饭,我讲究朴素大方。在海南岛,有人问我衬衫是几百块钱买的,我说二三十块,他们都不相信。我最大的花费就是烟。我一天抽一包中华,一个月大概需要2000块的烟钱。

我还有辆小车,每个月的汽油费千把块钱。我的车子是在田里开的,是不上街的。告诉你吧,我是有驾驶证的,荣誉驾驶证呢,不年检的,是交警大队的书记亲自送给我的,上面写着:袁隆平院士惠存。

我现在不愁钱,但我也不是什么首富。我的性格过不了奢侈生活。

不要寄希望于进口粮食

记者:能说说您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事吗?

袁隆平:这个非常有意思,前期其实我不知道,最后是一个女院士,在评选过程结束5分钟后,给我发了一个E-mail,她说,你全票通过了。

记者:您曾在全国政协提案中提及中国的粮食储备力度明显不够,怎么理解?

袁隆平:我听到有人反映,有些粮库存在虚报的情况,实际储备根本没有那么多。我提出,希望国家认真地下去查一查。除了正规渠道核查,还要搞突然袭击、搞微服私访。现在,已经抓了两条大鱼,黑龙江一个,浙江一个。

联合国有一个最低粮食储备标准,大概是60天或者3个月。中国这么多人口,我建议粮食储备至少要够半年用。

记者:经济学家茅于轼就粮食安全问题提出过不同见解,您怎么看?

袁隆平:他很有意思,很多观点很奇特。粮食安全问题始终要警钟长鸣。中国这么多人口,粮食一出问题,什么事情都解决不了。民以食为天,粮食储备必须得到保障,不要寄希望于从国外买粮食,那是不可能的。你去国外买粮食,人家正好借此控制你。

记者:您曾说过,有关耕地保护的18亿亩红线是保不住的。

袁隆平:这个问题我必须解释一下。原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曾经跟我讲,18亿亩红线要保住难度很大。我的观点是,正因为难度大,才要采取更为坚决的措施来保护。国家搞经济建设,保护耕地确实很难,但这个红线必须要保。

据《南都周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