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7版:郑州县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81岁老人出影集,上万张照片记录60年社会巨变
都是上网成瘾惹的祸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81岁老人出影集,上万张照片记录60年社会巨变

81岁老人出影集,上万张照片记录60年社会巨变

□晚报记者 熊堰秋

本报讯 近日,才出版的摄影集《溱洧影痕——魏殿臣新密老照片》在新密被争相传阅,影集收录了上万张反映我省60年沧桑巨变的老照片。

他拍摄3万多张历史照片

翻开《溱洧影痕》,1949年的密县各界庆祝新中国诞生大会,1953年的托儿所,1958年水库建设工地,1973年“五代井”出水,1976年粉碎“四人帮”庆祝大会,1977年知青下乡,1979年的县城灯展……一张张图片,把读者带入已经逝去的年代。

影集的作者魏殿臣老人,今年81岁,年轻时是密县(新密)文化馆的宣传干事,1952年初,当时的密县宣传部得到一部照相机,给了二十来岁的魏殿臣,从此他爱上了摄影。他用手中相机记录了共和国60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先后拍摄照片3万余张,其中改革开放以前的珍贵照片近万张,成为沧桑岁月最珍贵的记忆。

“这是我省摄影界的宝贵财富”

魏殿臣随手拿起几十年前的照片,在哪儿拍的,拍的啥事件,上面的人物叫啥名字,他都能娓娓道来。他对照片管理一丝不苟,在一码码装底片的包包上,以及一张张照片的背面,都记有详细的资料。翻开一本本相册,犹如打开一个个尘封的往事。

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于德水说:“在河南这块土地上,一个人搞摄影跨越时代这么长,又拍摄了如此成系统、高质量的摄影作品,在我省摄影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但是新密摄影人的骄傲,也是我省摄影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重视和研究魏殿臣的摄影作品,让它们在新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溱洧影痕》收入的老照片只是魏殿臣摄影作品一小部分,他希望将来能够有《溱洧影痕》续编,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祖国的发展变化。 线索提供 杨建敏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