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4版:文化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起帮你“寻人” 继续寻找“有故事的人”
每日大看台
杂技情景剧《神龙部落》假期上演
读《我与父辈》 做家园孝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河南籍作家阎连科在郑作演讲
读《我与父辈》 做家园孝儿

河南籍作家阎连科面貌全新的长篇散文《我与父辈》一书,近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昨日上午10时,阎连科在河南陆军预备役师发表了题为《从世俗中来,到灵魂中去》的精彩演讲。该活动是以“聚世间儿女心,感天下父母恩”为主题的“万人签名推荐”全国行活动之一。晚报记者 陈泽来

了解父辈,并感恩父辈

阎连科的这本《我与父辈》让人体会到了久违的、发自心底深处的感动。语言平实不饰雕琢,却至情至性。作家记录的,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底层、最普通的人——父辈们如何在人生的贫寒之境里,卑微然而却富有尊严地活着和抗争。尤其让记者感到亲切的是,这本书将笔触拉回到了河南乡村,描写了在河南这块热土上生活了一辈子的父辈的人生和命运,回溯了他们在赤贫之境中挣扎,却以亲情哺育儿女的善良与温情。

作家放弃了他原有绚丽烂漫的文字,放弃了他对荒诞现实的批判,放弃了他追求的文学的一切技术和主义,不靠煽情的故事,不靠玄虚神秘的所谓颠覆,有的只是平常日子中人生的点点滴滴,命运中的跌倒爬起和日出日落。书中的父辈,正如我们每一位的父辈一样,在卑微中辛劳,在辛劳中坚持,在坚持中坚守人生在世起码的尊严。在生之艰难中苦恼,却是在苦恼中默默而尽力给他们的儿女撑起更为广阔的天空,并在貌似平静中为我们书写了他们善良、诚实、坚忍的品格。也正是这样的生活速写和白描,把来自父辈纯粹而无私的亲情之爱力透其间,直达内心。这对于有过同样经历的人而言必定会产生共鸣,而对于那些未曾经历那个年代的“80后”、“90后”的孩子们也是不得不为之感动,并让其重新思索和审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成长,拷问自己面对父母,为父母付出了什么,索取了什么,承担了什么;为这个世界付出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今后自己将要在这个人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关注父辈,重审亲情

《我与父辈》以一个个平淡的字语告诉我们亲情的温暖、爱的力量和因为儿女对父母“失孝”后终身的懊悔和忏悔,辛酸而又充满温暖,撞击灵魂而又洗涤灵魂。

谈到《我与父辈》的创作,阎连科心绪难平。2007年10月,阎连科一连接到几个电话,亲人们告诉他69岁的四叔去世了。在家乡的一个守灵之夜,阎连科的一个妹妹对他说:“你写了那么多的书,为什么不写写我们家里的事情呢?”就在那一刻,他对自己的写作感到了歉疚和不安,觉得自己必须为自己的父辈和老家的兄弟姐妹写些什么了。哪怕写得并不好,可只要是他们关心的。他说:“我萦萦思索,日想夜问,去追究我父辈们的人生和命运,去追究我的少年和童年,去查找那段岁月中的痕迹和落尘,终于就在某一瞬间里,明白了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和病死。”

《我与父辈》首印20万,还未面世已加印5万册。这样的决定,来自书带给出版人的感动。将《我与父辈》引入市场的上海英特颂图书公司总裁袁杰伟评论说:“《我与父辈》不只是描摹了作者的成长和3位亲人的世间存相,它是结结实实在为千百年来的中国农民立传,为父辈立碑,它见证了中国农民的卑微与伟大,中国农村的苦难和亲情。这部书最大的特点是质朴、真实、诚恳,处处蕴含着浓郁的传统亲情和伦理大爱。这种亲情大爱,特别是在社会日益发展而亲情日渐稀缺的当今,更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也正因为这本书带来的感动,出版方力邀著名作家阎连科走向全国,走到各个行业里,以“认识父辈,感恩父母”为主题,传递大爱与大孝,完成一场场特殊的“心灵对话”——关注父辈、重审亲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