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立夏后的首场大雨来临之前,郑州街头闷热难当,空气中弥漫的气息仿佛随时都会发生某种“爆炸”。
在位于文化路的河南农业大学东门口,几名大学生坐在路边临时摆放的家教接待桌前,无精打采地看着报纸、杂志。他们也许还不知道,市场悄然升温的“一对一”辅导,正如同即将来临的暴风雨一样,正在悄无声息地“威胁”着这块他们一直固守的家教领地。
从悄然兴起到风靡各地,一对一辅导市场迅速升温,在校外培训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原来并不看好这一模式的其他培训机构也纷纷做起了“一对一”,传统家教市场面临严重“冲击”。有业内人士甚至预言,“一对一”最终将完全取代传统家教而在培训市场“独霸一方”。对此,也有人表示“不以为然”。日前,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采访。晚报记者 郑学春
个性化需求催生“一对一”
作为一种全新的辅导模式,“一对一”实质上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并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曾供职于某专业一对一辅导机构的刘老师认为,个性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特点,因此在各地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对一”专业机构前年刚在郑州出现时,校外辅导机构开班类似辅导的还很少,但随着这一模式日渐被市场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新增了“一对一”项目。目前,除了学大、新起点等专业一对一辅导机构外,大山外语、陈中数理化、独树教育、黄埔数学、创奇学校等,均已开设有一对一辅导项目。
独树教育负责人邱峻告诉记者,郑州培训市场一直以来的“小小班”、“VIP班”等,也可以认为是“一对一”的雏形或早期探索。“其实,因为我们很久以前就做过类似探索,只不过没有明确提出这个概念罢了。”
中国家庭教育协会特聘教育专家路应杰老师认为,“一对一”风靡培训市场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家长对校外培训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一对一”可以满足部分学生、家长的差异化需求;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自身市场产生分化和细分,而细分市场必将以新的运作方式进行推动,“一对一”模式也由此应运而生。
一对一辅导叫板传统家教
“一对一”与传统家教同样针对中小学生进行校外学科辅导,同样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二者之间有类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不同。
据业内人士介绍,传统意义上的家教一般只针对学生某一学科进行上门辅导,从业者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而一对一辅导则由专门的教师担任,他们具有更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更注重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在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品质、开展因材施教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简单地说,二者在规范发展、师资建设、专业化教育、收费高低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教育模式很难做到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梯次性辅导,而一对一辅导则弥补了这种不足,对学校课堂来说是一种有利补充。这也是一对一辅导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土壤。“因此,一对一辅导的迅速崛起,势必将对传统培训模式产生一定冲击,尤其在传统家教市场的生源争夺尤为明显。”
日前,西安市一位教育专家在华商网接受专题访谈预言,传统家教最终要被“一对一”辅导所取代。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家教其实应该叫家庭辅导老师,目前这一行业基本上还处于自发和盲目发展状态,从业者数量又很庞大,很难进行规范发展。其被规范的一对一辅导所取代,应该是早晚的事。
未来市场格局仍将“多元化”
一对一辅导依托其背后强大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与独特的教育理念,辅以行之有效的个性化辅导方案和心理辅导策略,较好地解决了每个孩子学习的精准定位问题,因而受到市场认可与接受。
但记者采访时也了解到,尽管有不少家长对“一对一”辅导趋之若鹜,但也有些家长表示,一对一辅导机构的师资构成及高额收费存在严重不透明情况,让不少家长心存疑虑。
但也有些业内人士认为,并非所有科目都适合进行一对一辅导。“就中小学生英语培训来说,一般认为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及群体语言环境更有利于孩子口语能力的提高。而‘一对一’是否真正适合中小学英语学习者还需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联大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辛海霞这样告诉记者。
对此,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曹占武表示,从发展教育、服务社会的角度来讲,传统教学班、小小班、“一对一”可以说各具优势、各有千秋。“一对一的出现可能会对传统家教行业带来较大影响,但现在就说谁将完全取代谁尚为时过早。从发展趋势来看,校外培训仍将进一步细分市场,但发展模式多元化并存格局短期内应该不会改变。”
时下,暑期将临,一年一度的暑期生源抢夺战又将拉开帷幕,常规补习班、一对一辅导、传统上门家教等,谁将最终赢得市场,人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