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6版:民间纪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古朴的老房
红色的村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古朴的老房
红色的村庄
一位村民正在拆除百年老宅。古老的村落,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在新的建设中逐渐消逝在人们的视线中。
一户人家门板上的雕刻。
老门和石碾子逐渐退出现代人的视野。
随着交通和机械现代化,村中唯一的毛驴也将退出劳作。
村中全景,老宅子在逐渐被拆除。
三层楼是村中的最高建筑。
人们坐在老宅门前,悠然地谈论着家长里短。

古朴的老房

红色的村庄

袁桥,在登封的正南方,距离不过10公里。虽然村子不大,但对于登封来说,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袁桥村多是袁姓居民,村头有一小桥,据说村名就由此而来。在村北水塔下面的一通石碑上,详细地篆刻着袁桥村的历史。

斑驳的土墙,斑驳的石阶,高高的门槛,高大厚重的门楼……

村子不大,老建筑却不少,几乎占了一半以上。建筑多是四合院形式,每处院落之间都是相通的。进入古建筑群,就像进入了迷宫。

村中的四合院不像那些富贵人家的四合院,有三进或四进,这里的多是两进,或者是一进,门窗上也没有多少精美的雕刻。

说是为了防土匪,这些老建筑的大门几乎都是两道,外面的那道晚上还要用铁棍别住。现在站在这些院落外,还能找到外面那道门的痕迹,大门两侧的墙上现在还留着别铁棍的洞。

能代表袁桥村古老历史的,是村南头的一座砖楼,砖楼共有三层,瘦瘦的,高高的,在大片大片的四合院的陪衬下,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由于年代久远,砖楼上已有些裂缝,站在砖楼上,可以看到村子的全貌,相传砖楼是清代时的建筑,是守护村庄、站岗放哨的地方。

这些老房子在袁桥村屹立了已经上百年,村民们对老房子也有了感情,但他们内心存在着许多困惑。房子虽然坚固,但毕竟通风和光线不好。就在记者采访时,一位村民正在扒掉一座老房。这位村民说,房子的墙损坏太严重了,如果不及时修缮,自己很快也会倒塌,说不定还要伤到人。“其实我们扒房也很无奈,不想扒,但我们不知道如何修缮,我们希望文物部门能尽快保护起来。”

村民们说,如果不进行保护,其他房屋也逃脱不了被扒掉的命运。

在袁桥村靠东的位置,有一座土墙黑瓦,门上部呈圆拱状,只有很小两个窗户的建筑,前面的石碑诉说着它的身世,和在这座建筑里发生的故事。

袁桥村对于登封市的不同寻常,也全在这座不太起眼的老房里。

1938年春,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郑州吃紧,登封成了抗日的前沿阵地,中共河南省委和洛阳专员李杏村研究决定,派一名能干的人到登封当县长,左右登封形势。

1939年2月初,登封地下党在袁桥村袁毅家以贺喜掩护召开了党代表会议,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地下党登封县委员会,积极筹建抗日根据地。

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文 贾俊生/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