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0版:民间纪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院里走出河南教育先行者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小院里走出河南教育先行者
王家祠堂暂时生活着8户人家,相处和谐。
已有百年的“学堂”仍在延续着孩子的梦想
王抟沙故居不断被后人使用,有着丰富的“阅历”。
院落内众多牌匾彰显故居主人身份
老宅居民
故居俯瞰,整个院落布局严谨。

他与秋瑾、于右任等人开创了中国民间自办新学的先河。他叫王抟沙,河南巩义人。其故居原有窑洞6孔,房屋2间。砖包窑脸,砖雕装饰,相当精美,土改时分给4家,有的因嫌其居住太高,出行不便,陆续搬出,现在只留下一个空院。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文 贾俊生/图

清末民初教育界的大腕儿

在清末民初的中国教育界,王抟沙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腕儿。

王抟沙1876年出生于巩义站街镇北瑶湾村,1902年考取举人功名。他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欺凌,曾起草万言书,陈述朝政得失,但并没有得到回音。怀着拳拳报国之心,1905年他又踏上了留学日本之路,但那年冬天日本政府颁布了《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激起了中国留学生的愤慨,先后回国者达2000多人,大家推举王抟沙为返回上海留学生招待代表。

王抟沙办学的经历是从1906年开始的,他与秋瑾、于右任等在上海租了一处房屋,开创了中国民间自办新学的先河。后来在一河南朋友的邀请下,他回到了河南,先后创办巩县高等小学堂、强华女校、黑石关县立中等农桑学堂与回郭镇速成巩义学堂,极力推行男剪发、女放足。

王抟沙还做过煤老板,在中原煤矿公司任职,但只做了不到一年,1916年就又辞职干起了老本行——办学。1919年,他任中国公学校长,第二年将中国公学所办的商科改成了大学。1922年就任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董事。后在政界闯荡了几年,但终不得志,1928年退出政界,1933年病逝。

故居有着浓厚的河洛文化痕迹

王抟沙不仅饱读儒学经典,而且还精通西方文化,所以在他的故居、他家的祠堂上,都凝结着浓浓的读书人的文化情结。

虽然王家祠堂紧邻郑洛高速,而且在巩义东入口不远处,但知道的人并不多。我们在高速路上看到一处漂亮的古民居,事先并不知道这就是王抟沙的祠堂和故居所在。

王抟沙故居原有窑洞6孔,房屋2间。砖包窑脸,砖雕装饰,相当精美,土改时分给4家,有的因嫌其居住太高,出行不便,陆续搬出,现在只留下一个空院,窑洞和房子都有一定程度损毁。

当地人所说的“王抟沙故居”其实是王家的祠堂。祠堂的大门之上,写着站街北窑湾小学的字样,推门而入,整个祠堂是南北两进四合院,院子并不大,院内晾晒着玉米穗和芝麻,南院空地上架着一台电视卫星信号接收装置,其中一个屋内还养着一群兔子。和房东闲聊,得知这里以前是一所小学,几代人在此读书。现在的住户,是被政府安排暂时居住的。岁月沧桑,让房子的门窗破旧不堪,这里的房子建筑结构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门窗的设计和结构也很简单,并没有什么可考究的地方。但王家祠堂里却显露着浓浓的文化情结,几乎每个门上都有匾额,匾额上写着“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之类的语言。

在一处房屋的墙壁上,我们还偶然间发现了一个早期的八卦图,这可能和王抟沙故居和祠堂位于河洛文化发源地河洛汇流处有关。

古民居,承载着人类千百年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老宅子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中原的各个角落,不为人知。本报“老宅记忆”系列报道,在让读者了解中原老宅子的同时,也希望对它们加以保护。如果你有“老宅”的线索,或者了解一些“老宅”的故事,也请告诉我们。电话:13838049299,邮箱:zzwbsczl@126.com。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