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40版:体育双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李承鹏:我对河南有特殊的感觉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6月6日做客“晚报大讲堂”
李承鹏:我对河南有特殊的感觉
《寻人启事》
以爆笑的方式励志

本周六下午2时30分,著名足球记者、评论人李承鹏将做客“晚报大讲堂”,为本报读者讲述自己对中国足球的观点和看法,以及自己多年来的写作心得。在讲座现场,还会为他的新作《寻人启事》举行签售活动。 晚报首席记者 郭韬略

期待郑州之行

对河南有特殊的感觉

作为国内的知名足球记者,李承鹏的足迹早已遍布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不过他还真没有因为工作来过郑州。“去过两次,都是因为私事儿,也没能待很长时间。”李承鹏说。李承鹏最近一次的郑州之行是在2007年,他终于了却去少林寺的愿望:“对少林寺印象很深,小时候一和家长闹矛盾,就会想离家出走,去少林寺。亲眼看到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确实很令人震撼,我终于看到了电影里那些被武僧们练功踩出了很多大坑的地板,还在少林寺里比划了两下。不过没能找到牧羊女,呵呵。”

事实上,李承鹏和河南还是很有缘分的,他的父亲退休前是河南大学的音乐教授,老人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开封。“我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离异了,我跟着母亲一直在成都,父亲后来到了河南。”李承鹏说,“也可能是这种经历让我养成了比较尖锐的个性。”

李承鹏至今记得小时候父亲教他弹钢琴的情景:“父亲是个很严厉的人,小时候学钢琴,一不小心就要挨打的。”成都开封两地相距很远,但他和父亲还经常保持联系,只是因为太忙,不能经常见面,即便是这次来郑州,他也很难抽出时间和父亲见上一面:“我6号到郑州,7号在南京还有个签售,行程很紧。不过就算这次不能去看望他,今年冬天我一定会再来一趟的,到时为父亲过一个隆重的生日。”

虽然来得次数不多,但李承鹏对河南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我总觉得我前世是殷商时代的人,只是不知道是忠臣还是奸臣,呵呵。所以我很期待这次郑州之行。”

《寻人启事》

以爆笑的方式励志

4月份,李承鹏的第二本小说《寻人启事》面世,很快便在各地热卖,来郑州之前,他已经在北京、上海、重庆、贵阳和成都进行了签售,所到之处受到了读者的热情追捧。

两年前,他的第一本书《你是我的敌人》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寻人启事》则以幽默的笔法描写了一个都市小混混的英雄梦。谈及两本书为何有这么大的反差,李承鹏说:“我一直想写一个爱情悲喜录,如果说第一本书是悲的话,那么第二本应该算是喜吧。另外,我认为一个职业作者(李承鹏强调自己是一个作者,而不是作家),不要规定自己要走哪个路子,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表达的东西很多。”

“不笑找我算账”,李承鹏这样对读者承诺,“作家看了暴跳如雷,读者看了爆笑如雷”,这是李承鹏为自己的新书做的宣传词。显而易见,幽默和搞笑是这本书的一大卖点儿,但李承鹏的目的并非单纯的搞笑。“这其实是一本励志书,只不过是我选择一种和别人不同的方式——爆笑。励志体裁的文学、影视作品很多,但里面的英雄很多都是脸谱化的,都是‘高大全’的,其实这些并不真实。《寻人启事》里面的李可乐就是反许三多的,他有理想却没有能力,他有激情却没有韧劲,他善良聪明又世故圆滑,他勇于挑战却随时又想拔腿逃跑,他有些狡诈、有些私心杂念、他想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他是真实的,他是符合人性的,他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我想表达的是,普通人也是可以成为英雄的。”

“其实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在做着不同的事情,归根结底就是在寻人,寻找所爱的人,寻找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所以我这本书的名字就是《寻人启事》。”李承鹏说。他还透露:“《寻人启事》的续集《李可乐历险记》已经构思成熟,将于8月动笔,预计年底就能和读者见面。”

寻人仍在进行中

本报和李承鹏携手发起的河南地区“二度寻人”活动正在进行中,已经有不少读者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参与其中。也许他(她)曾经给你提供过很大的帮助,也许他(她)给过你一段浪漫而刻骨铭心的记忆,但岁月的流逝让你们失去了联系,杳无音信。你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从中选取部分感人的故事和有着感人故事的人,在我们的报纸上刊登,借助媒体的力量来帮您寻人。同时,你也有可能成为李承鹏下一部小说的主人公。

“寻人”电话:15515525572

15937164949 67655691

李承鹏讲座咨询电话:13523409077

67655597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