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3版:影响郑州60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郑州的天更蓝,水更清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让郑州的天更蓝,水更清
写在郑州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路上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到企业作调研
市长赵建才(左三),副市长张建慧(左四)对我市创模工作进行督导,市环保局局长刘炳辰(左一)陪同。

今天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用蓝天、碧水、绿地,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诠释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为了让郑州的天更蓝、水更清,让市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也为我市跨越式发展需要,早在2003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就立足实际,做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五年多来,我市坚持以创模为抓手,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4月30日,我市召开的环境保护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动员大会,明确提出确保今年创模成功。

晚报记者 董洪刚 通讯员 李燕军 文/图

五年,一张满意的答卷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施“创模”到底为了什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这样向市民深刻诠释初衷:“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加快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和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是建设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是改善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郑州5年来始终高奏创模交响曲,按照既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为市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5年至2007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分别为300天、306天、313天。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5天,优良率达88.8%,创近年同期最高水平。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在省政府环保责任目标考核中,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一,“城考”工作连续14年蝉联全省首位。市环保局也先后被授予“全省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先进单位”、“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五年,一个不变的信念

五年,郑州始终与创模相伴,信心坚定地推进着打造生态郑州的宏伟目标。从200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重大战略决策,到2006年12月,郑州创模顺利通过国家专家评估组技术验收,直至由于国家调整考核指标,暂停创模行政验收,再到2008年9月,新的创模考核实施细则颁布,我市创模永不停息奋力创新。这一波三折的历程,让郑州在创模征程中经历了凤凰涅槃式的环境嬗变。

“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确保今年创模成功。”今年4月30日,在我市召开的环境保护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强调,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和信心,打好创模攻坚战,确保年内创模成功。市长赵建才明确指出:市委、市政府已作出决定,今年要实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目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围绕目标抓落实,全力以赴打好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攻坚战。

五年,一份必得的信心

从无到有,从生到熟,我市的创模工作机制是一步步摸索建立的。市创模办不断完善环保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和责任,形成多部门联动,贯穿创模全过程的创新工作机制。市环保局加大后督察力度,对环境整治工作迟缓的当地政府实行警告,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到位的,全市通报批评。此外,该局还在全市聘请2000多名环保义务监督员,构筑起环保工作的“监督网”;建立了周监察、月报告、季核查和半年通报制度。这些机制、网络的建立和完善,为创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郑州创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实现年内创模成功这一目标,全市上下正在认真对照创模指标查找差距,正在以存在的问题抓整改,正在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和信心,迅速掀起创模高潮,确保年内创模成功。

在郑州“创模”引擎的强力带动下,生态文明将成为绿城宝贵的财富,也将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郑州“创模”,我们一直在路上!郑州“创模”,我们一直在努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