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
原名王安琪,1963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伊川县江左翟村。1986年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已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并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代表作有《喊山》、《乡下的因果关系》、《看谁跑得快》等。现就职于河南省文联。
河南是农业大省,素以“盛产”乡土文学而闻名,从早期凭《黄河东流去》获茅盾文学奖的李凖,到现在活跃于文坛的李佩甫、阎连科、刘震云、周大新、张宇,都佳作频繁,屡获殊荣。但当前,随着部分作家进京、从政、经商,河南本土产乡土题材作品出现“断档”,让人惋惜。《乡村物语》的横空出世,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使业内专家和部分读者又开始对“豫军”刮目相看。更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
然而,大众对这部作品的作者安琪却知者甚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河南作家一大特点,当年二月河也是出手便是长篇历史巨著《康熙大帝》,虽然《乡村物语》的影响可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但作家安琪也是十年磨一剑,写一部具有史诗性意义的大部头。李佩甫说这是一组“长了牙齿的人物和故事”;阎连科说有一种“惊悚悸颤的阅读效果”;张宇则感慨,“能够把小说写到《乡村物语》这种程度,在全国的专业作家里,也并不多见”。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近日,记者带着好奇和疑问走近作家安琪。
他的小说像“魔咒” 让人甘愿陷入其中
《乡村物语》的引子一开始就很抓人,尤其是对那些经历过点儿什么的人。
“人,一辈子的禄粮是有定数的,经历的事情也是有定数的,你把一生的禄粮吃完了,把一生的活儿干完了,你的一辈子就用完了。”平实、简练却总结得很有道理,可你刚沉浸其中,思索自己的人生过往时,它却紧接着来了一句,“他们是几个故去的老人”迫使你入“戏”,“他们坐在坟地里,闲散得像几只吃饱喝足的羊。他们生前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矛盾,甚至可能是仇人,可死不记仇,死不记仇,走过奈何桥,恩怨是非就全忘在了前世。现在,他们亲热得就像亲兄弟。”这样的承接,这样冷静的语言,似乎像魔咒,立刻让你中招,然后乖乖地任由它摆弄。
安琪浓眉、圆脸、戴眼镜,健谈、随意、很朴实。我不相信这样一个人会给读者下这样的“套”。但他有他的主意,他说,他不是个很死板的人。被土地浸润过被都市漂染过,催生了属于他的独特思维,一如他小说里的那些人。
《乡村物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三大作家极力推荐。著名作家李佩甫说:“有一种语言,是从心灵的故乡浸泡出来的,于是就有了穿越时光的、智性的、长了牙齿的人物和故事。”
著名作家阎连科说:“一方面,原生态的物欲和情欲、道德和信仰,在旱塬上如山石般裸露与对撞;另一方面,乖张的文字和冷峻的叙述,创造了一种惊悚悸颤的阅读效果,从而使这部小说成为一部突显文学价值的优秀作品。”
安琪说,他只是想写写乡村里的信仰,这是创作的原动力。“农民心里有一杆秤。”小说让你在故事中认识这杆秤。
“物语”意即故事,由口头说唱发展为文学作品。所以,读《乡村物语》就像听民间音乐。著名作家张宇在序言中如此描述这部小说的语言,“它好像是用竹器做成的疙瘩笙在自言自语时呼吸出的小调,是飘扬着的丝丝缕缕的孤独和忧郁……”
所有读过《乡村物语》的人都被它的语言所吸引,张宇称安琪找到了只属于他自己的“语码”。那他是怎么找到的呢?这种寻找是需要下工夫的,大有十年磨一剑之感。
曾经商场拼搏数年 如今又回到书桌前
安琪的经历颇复杂。从1979年开始考大学,考了四年,年年都是高分,可却因为身体原因不被录取,直到1983年国家政策调整,他才得以进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就读。大学里开始摆弄小说,毕业后被分配到文联顺利完成跳龙门。那些年坚持写作的他也写出了些名堂,小说在《北京文学》得过奖,可当他在社会上和文学圈子里还算小有影响之后,却突然下海经商了。
没有几年工夫他让自己成了拥有三个小公司的董事长,并把全家以及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都是全家全家地从农村弄进了郑州。然后,家家又买房子又买车。据说,这个家族的各个家庭又迅速横向发展,目前差不多有100人了。
安琪的很多生意不是谈来的,一是写信写出来的,对方一看他的信往往就会派人来公司谈;二是玩出来的,他带客户玩,不是导游,胜似导游,待要谈生意谈钱时,他就把几个副总推出来。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和作家的计谋。安琪深谙商场扬长避短之道。
可生意做得如火如荼的安琪突然就把三家公司甩手给了夫人,回文联写小说了。有人替他惋惜,说他也许就这么走下去,能从小老板当成大老板,再当富豪。
作出这样的决定在安琪本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当年他决定下海经商是因为没有其他办法,他太需要钱了。1987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家有两个学生要上学,有六个老人要赡养。他1993年的工资是307元,外债却有十几万,于是,他就辞职去挣钱了。
“人就像一把土,你信不信?你本来在一个地方好好地搁着,说不定哪一阵风刮过来,捎上你就走了。风把你捎到一个生地方,一松手,就把你丢下了,也不管你情愿不情愿。你没有办法,你只能等,等着一阵相反的风,再把你送回到原来的地方。”不和生活较真的安琪,不死板的安琪,被生活的风捎到商场待了五年,又被文学的风送回到书桌跟前。
请继续阅读C08版
“校园小作家”双语夏令营暑假起程!
郑州晚报“校园小作家”双语夏令营即将开营!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多彩的双语夏令营……同时,更有神秘礼物等你来拿!
6月底,河南琼林洪恩英语学校的优秀教师和我市最优秀的语文教学名师将同我们一起出发!在为期10天的双语夏令营里,每5名营员为一组,每组专配英语教师来照顾大家的一路行程。特聘的作文辅导名师更为大家安排了妙趣横生的采访活动,以便让我们小营员的妙笔在郑州晚报上绽放花朵,而且每个小营员同时获赠多元智能测评,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招生对象:6~12岁学生 报名地点:河南琼林洪恩英语培训学校
咨询电话:63855069 6385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