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救援抢险现场发现,截至7日20时20分,抢险现场已发现7具遇难者遗体,其中包括5男2女,救援官兵在现场为死难者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卫生防疫工作正随时跟进。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7人手足交错,紧紧挨在一起,据现场救援人员初步判断,7人遇难的地点是一栋两层建筑,紧挨着一条道路,他们很可能是在逃生过程中被山石掩埋的。救援人员是用手刨、用铁锹铲、用消防钳和电锯剪,才将钢筋、岩石等遮挡物从死难者身上去除的。目前卫生防疫人员正在进行消毒防疫工作。
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介绍,目前正一边组织力量在滑坡体上继续搜救,一边启动爆破清理和“生命钻孔”救援方案,重点营救被掩埋的矿井下27名矿工。
出事铁矿矿主已经被警方控制
此次发生垮塌的地方早已被列为危岩,铁矿乡政府原驻地在红宝村铁匠沟,由于受南面鸡尾山的危岩威胁,曾经在2001年6月被迫迁往别处,但是有多家农户没有搬迁。
由于分布大量的泥岩、页岩等软弱岩层,在河流下切的作用下造成坡体结构不稳定,以及暴雨和人为活动的诱发,武隆县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说,全县46个乡镇中41个有滑坡,分布有200多处滑坡体。
垮塌发生后,出事铁矿的矿主已经被重庆警方控制。
堰塞湖险情超过地震堰塞湖
山体垮塌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更危险的是,现场垮塌仍时有发生,塌下来的山体阻断了山沟里的一条小河,形成一个坝高100多米的堰塞湖,比汶川大地震时最危险的唐家山堰塞湖的坝高还高。
天气预报称,两天内重庆有大雨到暴雨。重庆市水利局局长朱宪生表示,已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赴现场,准备开挖引流渠降低坝高,力争在暴雨来临之前排除险情。
大型专用直升机支援灾区
记者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7日举行的武隆山体垮塌灾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已批准调用一架大型专用直升机,支援武隆山体垮塌救援工作。
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艾扬介绍,经批准,一架正在大兴安岭执行任务的大型专用直升机将被调往武隆灾区,支援山体垮塌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这架直升机将于8日到达灾区。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紧急修建停机坪、安装各项呼应设备等。据悉,这架大型专用直升机曾经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包括堰塞湖抢险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三大疑点追问滑坡事件
1 过度开采引起滑坡?
铁矿乡村民说,该铁矿以前叫三联(音)铁矿,是国有企业,约10年前转制,由姓苏的老板等3人承包。
三联铁矿现日产铁矿石100吨左右。村民说,在2000年前后,由于开采地出现危崖,当地政府曾发出停产通知书。而3个老板因利欲熏心,仍然过度开采,使山体开始出现裂缝。“反正就是开采空了,上面裂开了,就滚下来了。”村民说,“老百姓都看得到,10年前就裂开了嘛。”
2 采矿是否证件齐全?
武隆县国土局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昨日说,三联铁矿可能有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但他不能确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矿工说,政府已多次责令该铁矿停产,但矿主置若罔闻,自认为天高皇帝远,仍然擅自非法生产,因此“不可能有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位矿工说,他们的月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也没有工伤保险。
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的记者说,据了解,乡里负责安全的副乡长还要分管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城建、国土、政法、道路交通等工作,到矿山查检安全往往应付了事。
3 采矿严重影响生态?
《央广新闻》的记者从武隆县非煤矿山安全发展规划上了解到,该县矿山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所有矿山闭坑后都没有进行土地复垦和矿山整治,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飞尘和噪声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据新华社电、《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