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2版:都市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市“地铁族”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城市“地铁族”
北京的地铁车厢内
北京地铁外景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宋少杰/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你会变成“地铁族”吗?

听说荷妍是个“地铁族”,以为她在大城市生活学习过,结果恰恰相反。一问才恍然大悟,原来,她说的“地铁族”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地铁门户社区(www.ditiezu.com)。据说,创建于2006年8月1日的地铁族,建站两年发帖量便突破50万,注册人数超过7万,让人惊叹之余,也不得不佩服地铁的魅力。

荷妍是两年前知道“地铁族”这个网站的,她是超级潜水族。她调皮地说,她的“处女帖”要留给郑州地铁。她最喜欢去的栏目版块是“地铁心情”、“地铁美食”和“都市风情”。

“也许是影视片喜欢用地铁作为故事的发生场景,尤其是韩剧,于是,地铁在年轻人心中的代名词就是时尚、个性、浪漫、邂逅、暧昧、艳遇、忧伤、迷离……”把这些词汇组合、串联,就构成了很多故事。

荷妍说来“地铁族”的网友在生活中都是“地铁族”——这一新兴“城市物种”在北京、上海等开通地铁的城市很多,也是世界135个通地铁的城市的共有“物种”。

有人曾这样描述“地铁族”的特征:18岁到35岁,受过大专以上教育,有稳定工作,乘坐地铁的主要目的是上班和消费。“地铁族”不打车去浪费金钱,不开车去污染环境,不坐公交去蹉跎时间。地铁既是他们的生活工具,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地铁不早也不晚,总是准时出现,所以,“地铁族”每天早上准时起床,走到地铁口赶上可以准时到达上班地点的那趟地铁。地铁不颠簸,不像公交车总晃来晃去。乘车的那段时间里,可以舒舒服服地读书看报、化妆等。

在没有地铁的城市,人们往往以中心区、商业区作为城市的坐标。而在有地铁的城市,坐标由点到面迅速辐射开来,人们对区域的辨认大多会把地铁以及沿线贯穿进来。在国内外大城市,几乎所有区域化购物中心都依托地铁而建,地铁造就了像香港时代广场、上海新客站、纽约曼哈顿、东京银座这样的“城市商业新坐标”。

“‘地铁族’都很熟悉地铁口的各个商场和小店,他们依赖地铁完成自己的购物、娱乐,甚至爱情。就像上海人民广场旁的新加坡商场——来福士广场,年轻人在这里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甚至一辈子牵手。”荷妍说,在网上社区里,可以看到很多“地铁族”的故事,也可以看到大家对地铁的爱恋,有很多人以拍摄地铁的图片、视频上传到网上与大家共享为乐,有一网友抢拍了新开通的某号线地铁进站和出站的视频后,甚至无限爱怜地称此地铁的“鸣笛很性感”,由此可见大家对地铁的感情。

地铁代表的是大都市生活方式

基努·里维斯和阿尔帕奇诺是拥有无数粉丝的好莱坞大明星。在电影《魔鬼代言人》里,基努扮演一位身价每小时400美元的律师Kevin,阿尔帕奇诺扮演Kevin的老板John。他们要一起出去办一个案子,John对Kevin说:“你要学着坐地铁,Kevin。要多多利用它,要时时融入人群中。这是我唯一的交通工具。”

为什么John会选择地铁出行?身为百万富翁的他可以买辆保时捷,自己懒得开的话雇个司机,又舒服又有私人空间。而且,在俗人眼里,John是上流社会人士,选择地铁出行实在是很跌份儿。

其实,交通工具的不同选择是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体现。在许多发达国家,有轨电车、轻轨、地铁和巴士多种交通方式共同支撑着城市交通的骨架,同时,私家车的户均拥有量极高:人们往往乘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班,自己开车外出休闲。这也许就是一种大都市的心态吧,交通工具本身没有高低贵贱,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

有“地铁情结”的人还真多,如果车不挤的话,阅读是一种享受,或许并不是真的去阅读某本书,要的只是这种感觉。如果你有空的话,可以从线路的一头乘到那头,然后再折返,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不同风格的车站,时间也就随着车门开启关闭中慢慢地逝去,生活原本就有很多细节,需要你去细细抚摸,在时间逝去的同时也会心生感悟。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有地铁出现的电影和歌曲,总有一种不一样的气质,总弥漫着淡淡的疏离、淡淡的迷失以及未知的宿命。

一些广泛传唱的流行歌曲中,都有地铁的影子。比如,孙燕姿的《遇见》,羽·泉的《开往春天的地铁》,任贤齐的《流着泪的你的脸》、钟汉良的《地下铁》,以及李宇春的《漂浮地铁》、王心凌的《翅膀》等。

地铁成为现代电影的场景,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电影导演们把恐怖、打斗、惊慌、遇见、分离、迷失等都放进了地铁,有韩国的《地铁惊魂》以及美国经典灾难片《后天》等,有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关于青春与速度的《地下铁》、港版青春偶像片《地下铁》、徐静蕾主演的《开往春天的地铁》,此外还有《人鬼情未了》《2046》《我的野蛮女友》《触不到的恋人》等。

电影在地铁中穿行时,地铁就成了电影本身。其实,生活有时比电影更夸张。只是,地铁时代,无论如何都还是要爱地铁、爱生活,还是要每天微笑着走进人群。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都市并不是遍地私家车、满眼高架桥,而是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运转的城市。比如纽约、巴黎、东京和中国的香港、上海等地,都可以充分体现出地铁的价值。全世界交通最便捷的城市当属伦敦,伦敦市长利文斯通多年如一日每天乘地铁上下班。我相信利文斯通不是作秀,否则怎么能多年如一日呢?是不是也可以认为,正是因为有了每天乘地铁上下班的市长,所以才有了世界上交通最便捷的城市?

爱上地铁,爱上的更是一种大都市的生活方式。请继续阅读C03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