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4版:第一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高考第一品牌”是怎样炼成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走进国华学校 实现名校梦想
“中国高考第一品牌”是怎样炼成的

□晚报记者 唐善普 李正兵

近年来,中原复读领域风起云涌,众多复读学校“你方唱罢我登场”。在郑州,有家复读学校一举发展成为在校生人数超过5000人的超大专业性高考补习学校。这,就是郑州国华高考补习学校。

采访中,国华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雍坤告诉记者,每到招生季节,学生、家长报名咨询可用趋之若鹜来形容,在业界被称为复读招生“国华现象”。国华学校发展如此快、规模如此大,在令人称奇之余,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发展得如此迅速?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度探访与解读。

数字国华 15年奠定行业领军地位

有时,数字给人感觉是枯燥的,但对国华而言,恰恰是这枯燥数字的背后,展现的是国华学校15年来,在数百所复读学校激烈竞争中所走过的一段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

1994年北京国华投资建设第一家郑州国华高考补习学校。

2001年,郑州国华高考补习学校在校生突破2000人,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高考补习学校。

2003年,国华高考补习学校在全国教育系统中第一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

2004年,国华高考补习学校在全国首届媒体信赖的教育品牌评鉴中,囊括“影响中国的十大中小学品牌奖”、“品牌教育最强师资奖”、“品牌教育最佳管理奖”、“品牌教育改变人生奖”等。

2005年,北京国华教育集团成立,正式开始集团化办学。

2006年,国华投资8000万元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工程技术学院。

2007年,北京国华教育集团开始投资武汉、石家庄、济南等省级国华学校,真正开始集团化发展。

2008年,风险投资第一批6600万资金入股国华教育集团,立志打造中国高考补习行业的第一品牌。

2008年,毕业高三复读生5000余人,累计毕业学生4万余名。

15年前,郑州国华学校创办初期只有两个班,几十人的规模,凭借全体师生的努力,多年来完善师资、加强管理、学生成绩提高显著,目前已发展到在校生5000余人,全国最大的专业高考复读学校。

荣耀国华 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

日前,在国华一楼大厅,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杨保珠,入校582分,毕业676分,提高94分;张笑颜,入校627分,毕业679分,提高52分;苏攀,入校476分,毕业630分,提高154分……

记者了解到,国华学校历年毕业生累计升入清华、北大、复旦等重点大学900余人,30000多人考入435所国内外高等院校。2008年高考,国华的学生最高分666分,650分以上15人,630分以上46人,610分以上155人,600分以上313人。1532人达到重点分数线。大多数学生提高分在100-230分之间,最高提高232分,平均提高132分。

“全国最大的专业高考复读学校,每到招生季节,学生、家长报名咨询可用趋之若鹜来形容,在业界被称为复读招生的‘国华现象’。”国华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雍坤告诉记者,正是国华人不断创新、自我完善,真正做到了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才成为行业领跑者。

国华先后被《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在河南省教育系统第一家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荣获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国民办名牌示范学校”、中国民办教育联合会 “全国先进民办学校”等数十项荣誉,在全国首届媒体信赖的教育品牌评鉴中,囊括“影响中国的十大中小学品牌奖”、“品牌教育最强师资奖”、“品牌教育最佳管理奖”、“品牌教育改变人生奖”4项大奖。

实力国华 名师阵容助考生圆梦

成绩不是偶然的。

记者发现,国华在短短的15年发展中就能在同业中取得这么大的业绩,与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发展规划,更与学校的师资实力分不开。

据介绍,目前郑州国华高考补习学校有教师258人,其中特级教师36人,高考评卷质检组组长13人、国家级专家教师30人,其余教师都是连续任教高三10年以上的高级教师。目前国华学校的教师由3部分组成:一是全省知名专家、教育界学术权威、特级教师占30%;二是以省实验、郑州一中、郑州外国语等重点高中刚退休的教研组长为主的一批优秀教师占20%;三是来自全省各地重点高中35~45岁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他们均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占50%。

“国华的教师不仅有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还有迅速提高学生成绩的科学方法,更有几十年一线教学辅导经验。”国华的负责人坦言:如果不是对学生和家长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我们会聘请这么多教育专家、特、高级教师吗?

在国华老师看来,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复习教材其实只是为高三学生提供的,对于复读生并不适合。“怎样才能让来国华复读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快的提高成绩?”国华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雍坤告诉记者,为了让学生成绩提高的更快,国华学校充分利用自己师资力量强大、专家教师多的优势,组织专家教师,自行编写教材,这样的教材就是专门为复读生编写的,非常适合学生复习。另外,为了帮助偏科学生迅速提高偏弱科目,郑州国华学校专门利用周日开办单科辅导讲座,不但有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科,而且还分基础班和强化班,基础班是为了让弱课的学生及时补上欠缺科目,强化班是为了让基础好的学生提高解题技巧。

“每年高考前两个月,我们还会专门组织高考科学应考委员会的各科应考专家,为学生们讲解高考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专门搜集整理各科训练题,加强学生考前训练。”张雍坤说,仅去年高考,国华的学生就因此而受益,不仅在数学考试中受益,而且其他科目也有很多是考前训练过的内容。

开拓国华 助艺术生专业课、文化课同创辉煌

郑州国华学校为了更好地为考生服务,让300多分的学生升入本科类院校,长年开设了艺术特长班,聘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河南大学等省内外艺术院校教授、专家联合办学并亲自来校讲学辅导,还设置画室、编导教室等专业教室,并精选多年艺术生高考教学的优秀教师任教,每天13节课均有教师教课及辅导。2009年国华学校的艺术生统考和文化课都是100%过关。

2009年更是完善艺术类考生文化课的冲刺辅导,针对艺术生基础薄弱、冲刺时间短的特点提供高品质教学和管理,将一流的师资、高效的学习方法、增强心理辅导融入艺术生的文化课学习当中,以及针对性授课、个性化辅导、励志化教育的专业复读培训模式,使艺术生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并解读著名艺术院校招生政策,提供最新招考信息,分析就业前景,指导报考院校服务。

未来国华

将筹备上市继续扩张

目前,复读市场已进入资本市场阶段,下一步将进入真正的实力比拼和资本博弈时期。

采访中,张雍坤向记者透露,从2007年起,先后有近百家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到国华进行考察、洽谈,目前合作条件已经成熟,首笔引入的风险资金达6600万元人民币,国华也由此进入了快速扩张时代。“国华还将进一步加快筹备上市步伐。” 无疑,国华的这个动作,预示着复读行业资本时代的到来,同时也预示着国华在现有基础上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据张雍坤分析,目前复读学校的费用标准已达到家长承受极限,但短期内降低收费标准的余地和几率不大。如果小的、不成熟的机构盲目跟风涨价,又无法给考生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迟早会被市场“抛弃”。新课改高考后,中原复读行业还要经历新的“阵痛”,一些实力不强、资金链易断裂的小规模复读学校将被淘汰出局。

“但国华有信心在激烈竞争中做大做强。” 张雍坤的话是有根据的。自2005年成立北京国华教育集团后,国华依托集团自身的资源和管理优势,以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在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安徽、四川等省先后开设了15所省级独资学校,以及驻马店、商丘、长葛等省内国华学校。此举也为国华教育集团继续在国内开设分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调查,国华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占据了全国高补习份额的50%还多。

优秀毕业生感言

“国华给了我美好未来”

许多慕名而来的复读生在国华实现了考入理想重点大学的梦想。在他们心中,国华是怎样的一所学校?几位已在重点高校就读的国华学子的心里话,也许可以代表多数已从国华毕业的学生的心声。

郑州国华的老师是那么可亲。课堂上,任课老师是我们精神的引导者,尽情展示着他们的智慧,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课后,班主任老师又是最关爱我们的“家长”,让我们开心地度过每一点时间。我选择国华,是为了选择名师,更是为了选择自己的未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国华给了我们这个舞台,以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服务、最好的管理,帮助我们取得了成功。

(国华毕业生,北大学生杨保珠)

是国华让我找回了自信,是国华的老师总在鼓励着我们,是国华优雅的校园给了我们安静而又舒适的学习环境,是国华请来的高考、报志愿的专家,给了我们正确的指导,我成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完全得益于此。(国华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宋亦慧)

当初抱着对宣传彩页比较怀疑的态度,我从武汉来到了郑州。没想到国华的老师们是那么好,基本上全是河南省内的知名老师,正是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高超的授课水平,深深地吸引着我,最终我第二次高考的成绩向前迈了一大步,尤其是数学竟然考了137分。

(国华毕业生,复旦大学魏芳芳)

来到郑州国华学校开始复读时,我的情绪非常低落。那段时间,是班主任李老师朴实温暖的话语渐渐打开了我的心扉,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老师们始终激励着我不断向前奋进。不仅如此,国华学校的老师们那渊博的知识和娓娓动听的言语,让我逐渐摆脱了失败的阴影,并且在学习上渐入佳境。

(国华毕业生,北京大学李月芳)

咨询电话:0371-63661111(多线)

地址:郑州市健康路与优胜北路交叉口西100米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