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杨宜锦
本报讯 “我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相狮舞,这种文化应该继续传承下去。”13日上午,绿城广场一片欢腾,“感知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第四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省会系列文化活动在这里启动,当看到巩义小相狮舞的精彩表演时,69岁的宋大爷忍不住连连称赞。
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出
14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第二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中,10位为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遗产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被评为年度杰出人物。
10位年度杰出人物是:香港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北川羌族自治县文管所所长高泽友,中国地名研究所所长刘保全,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负责人穆森,南京艺术学院林树中,广东梅县邓芳团队,湖北郧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王金柱,武汉武昌区人民政府粮道街办事处退休干部刘谦定,老北京网创办人张巍。另有16人获提名奖。
“非遗”展演展现我省绝活
13日,在绿城广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乙拳的当代传人张勋华带领着百位太乙球学员现场表演,在少林功夫的映衬下获得观众的叫好声。而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勋华特意把太乙拳中的动作演变成现代人比较易学的太乙球,从而让人们能够更加容易地学会太乙拳。
紧接着,由巩义带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相狮舞则让市民们大开眼界,当“狮子”通过绳索爬上高塔时,全场人都惊叹不已,把整个表演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此外,少林功夫、独脚舞、猩猩怪、闹歌、苌家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一一在市民面前展现。
当晚8时,“韵味”——河南省传统说唱艺术(曲艺)展演也在绿城广场拉开大幕。这台演出,也是我省多年来唯一的一次大规模和较为集中的传统说唱艺术集中展示。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确定
在13日举行的第四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省会系列文化活动中,我省确定129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9项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先蚕氏嫘祖的传说等民间文学12项,猴加官等传统美术12项,小咚鼓艺术等传统音乐8项;卧拐秧歌等传统舞蹈23项,木偶戏等传统戏剧7项,大项鼓书等曲艺3项,开封石锁等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10项,荥阳柿树栽培及柿饼制作等传统技艺33项,刘陈铺齐氏骨科等传统医药6项,新密溱洧婚俗等民俗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