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3版:第一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总理回信,祝贺他们夏粮丰收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温总理回信,祝贺他们夏粮丰收
“没想到总理对我们村如此牵挂,6月4日信才发出,6月9日就听说回信了”
本报2月9日报道,温总理到我省长葛市、禹州市和许昌县的一些乡村察看旱情。

2月7日,温总理到禹州市张涧村察看旱情,和村民一起锄地

6月4日,村民写信给总理报喜:俺村的粮食丰收了!

禹州市郭连乡张涧村是河南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从今年2月7日开始与温总理结下了不解之缘。温总理曾到这里察看旱情,与村民们亲切交谈、锄地。今年粮食获得丰收后,村民们写信给温总理报喜,不到5天,村民们就接到了总理的回信。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

“请河南省委办公厅转达我对张涧村全体乡亲的问候,祝贺他们村夏粮丰收,希望他们继续搞好夏种和夏管工作,力争全年有个好收成”——温家宝

总理给我们回信了

“总理给我们回信了!总理给我们回信了!”6月10日,禹州市张涧村村民们互相串着门儿,传递着这样一个消息。

上午,村民们吃完早饭,撂下碗筷就纷纷聚拢到张涧村村北总理察看过的土地处,想听听温总理回信中都给他们说了什么。

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维新转达了总理的问候:“请河南省委办公厅转达我对张涧村全体乡亲的问候,祝贺他们村夏粮丰收,希望他们继续搞好夏种和夏管工作,力争全年有个好收成。”

已经70多岁的郭香老人说:“一听说温总理向我们表达问候,别提多高兴了,心里充满了幸福感,感觉如果不好好种粮,就对不起温总理。”

给温总理写信前,胡长山老人也参与了讨论,他说:“我们写信只想让总理知道情况,知道总理很忙,并没有期望总理能给我们回信或者答复,但没想到总理对我们村如此牵挂,6月4日信才发出,6月9日就听说总理回信了,给了我们全村人一个惊喜。”

今年春节前后,河南发生了数十年不遇的大旱,温总理2月7日赶到河南,利用两天的时间,到河南省长葛市、禹州市和许昌县的一些乡村察看旱情,指导抗旱工作,禹州市郭连乡张涧村是其中之一。

总理亲手帮俺除草

“请总理放心,俺一定把麦子管好,争取今年丰收”

对于张涧村村民胡秋霞来说,温总理的到来给她留下了一生的美好回忆。2月7日这天,太阳将要落山时,麦田里村民们依然在忙碌着浇麦,温总理健步来到村民们中间。温总理看到胡秋霞正在给麦苗除草,就走过去亲切地说:“来,你教教我。”

在胡秋霞示范后,温总理拿起铁锨亲自给麦苗除草,并一边除草一边询问胡秋霞张涧村的抗旱情况。当温总理得知张涧村的麦田在春节前就普浇了一遍后,问春节后还浇不浇。

胡秋霞回答:“只要旱,俺还浇。俺这一亩地能打1000多斤麦子呢!”温总理说:“中耕、施肥、除草、治虫,这些工作一样也不能放松。”

“请总理放心,俺一定把麦子管好,争取今年丰收。”胡秋霞说。

温总理走后,胡秋霞就把温总理用过的那把铁锨珍藏起来,成了胡秋霞家的宝贝。

回想起温总理帮她除草的场景,胡秋霞笑得合不拢嘴,重复说着一句话:总理对群众真关心,对咱老百姓真是没啥说的。

给总理的承诺实现了

“虽然遇到大旱,但我们村的粮食还增收了,比去年每亩地多了50斤左右”

李永敏是张涧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去年新当选的张涧村村委会主任。6月11日中午,在毒辣辣的太阳下,他正组织村民为田里刚刚种上的玉米打药。

李永敏说,张涧村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由于从去年9月份就没有下雨,到春节前小麦就出现了旱情。“我们村干部进行了精心组织,年前就把小麦浇了一遍。春节还没过完,温总理就到俺村察看旱情,这也给我们鼓劲,那时候我就默默地为总理许下承诺,今年一定要组织好抗旱,夺取粮食丰收。”

春节后,张涧村的抗旱工作继续进行,村里又打了8口机井,修复了10口井,很快小麦就又被浇了一遍。村民胡长山马上也70岁了,他说:“虽然今年遇到了数十年不遇的大旱,但我们村的粮食不但没有减产反而还增收了,比去年每亩地多收了50斤左右。”

据相关部门的初步测算:虽然遭遇了大旱,今年河南夏粮总产量将达600亿斤以上,不会低于去年水平。

给总理写信报个喜讯

“乡亲们正趁着墒情好,抓紧抢种玉米呢,争取秋粮能再夺个丰收”

村民胡长山说,6月初的一天,在闲聊时,说到今年的丰收,李永敏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温总理这么关心和牵挂我们,现在粮食获得了丰收,我们应该给总理写封信,报个喜。”

“给总理都说点啥,我们要好好讨论讨论。”当天晚上,李永敏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参加者有胡秋霞、胡长山、郭香等10余位村民。

那天村民们发言很积极,也提了不少建议,最后由李永敏执笔,6月4日信写好后,就立即邮寄了出去。

李永敏在信中说:“敬爱的温总理,今年正月十三您来过俺村,当时俺这里正遭受50年来未遇的大旱,您鼓励我们战胜旱灾夺丰收。您来的时候,乡亲们都说,咱们的麦子遇大旱,总理操了那么大的心,专门来指挥咱抗旱,与咱拉家常,咱说啥都得把麦浇好、把地种好,不光不能让麦受旱,还得争取一个好收成,来报答总理。”

在信的最后,李永敏写道:“今天,村里麦子已全部收完,全村小麦亩产比去年还多25公斤。现在,乡亲们正趁着墒情好,抓紧抢种玉米呢,争取秋粮能再夺个丰收。大家都说,没想到今年旱得这么重,没想到中央一重视、总理一来,收成会这么好!乡亲们一个劲儿地对我说,你一定写封信,给总理报报喜。乡亲们都说,党的惠农政策好哇,给我们免了农业税,粮食直补款和各种补贴也都发到了手中,学校的娃娃们也免了学杂费,全村人都参加了合作医疗,看病也不怕了。”

还有个喜事没顾上给总理说

“200亩土地进行了土地流转,每亩地每年可得850斤小麦,比自己种还划算”

“其实还有一个喜事,没有顾得上给温总理说。”村民郭香说,今年麦收后,村里的200亩土地进行了土地流转,由一家名为“耕田郎”的农资连锁公司经营,而这被流转的土地就是温家宝总理察看过的地块。

6月11日,“耕田郎”公司派出的工作人员正组织村民为玉米苗打药。该公司负责宣传的付小军说:“我们‘耕田郎’早在今年春节前就准备把我们的玉米种植实验区放在张涧村,让我们感到幸运的是,温总理察看旱情时,恰好来到了我们相中的地块。这给了我们信心,也给了我们压力,感觉如果不把这块实验田搞好,就辜负了温总理对张涧村的期望。”

据付小军介绍,张涧村的这200亩土地主要用于玉米种子和肥料的实验,按照同种不同肥、同肥不同种、玉米种子等级划分成数十个地块,挑选出适合当地的种子、化肥等,进行推广种植。

李永敏说:“我们村的土地流转刚刚开始,还不成熟,所以也没有把这一情况向温总理汇报,我们尝试成功了,再给总理报告这一喜讯。”

“我感觉土地流转出去,比自己种划算多了。”郭香说,“女婿经常在外地做建筑工人,外孙今年刚刚参加了高考,家里就剩下了女儿和我们老两口,没有年轻体壮的劳力。土地流转出去后,把女婿彻底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我们每亩地每年可获得850斤小麦,而且国家的种田补贴还是我们村民的。我们如果再到自己田里耕种,就是为‘耕田郎’公司打工,每天每人还可领到25元的工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