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1版:中国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解密深圳代市长王荣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我对孩子管教很严,每次一板脸,就可以让孩子们立刻进入“状态”。
解密深圳代市长王荣
作为学者型官员的他很低调,对故交非常有情义,有极强的原则性
王荣就任深圳代市长后首度亮相,网友赞:“好帅!”
王荣回母校滨海中学视察工作
王荣的父母

——父亲王维标

●几乎所有人跟王荣在一起,都会感觉比较放心,不会出事。——小学玩伴朱昌洋

●遇到王荣给他捎个信儿,祝他有更大进步。有时间回老家来看看。

——高中班主任司界国

6月12日,新任代市长王荣“空降”深圳,一位让深圳市民十分陌生的行政首长,正式开启了在最受关注的经济特区的从政之旅。在王荣此前任职市委书记的苏州,以及王荣的家乡滨海县的各大论坛上,《苏州市委书记“空降”深圳任代市长》的新闻都被置顶。近日,记者探访王荣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从故乡江苏滨海到任职“一把手”的古城苏州,试图还原一个“前深圳”时间段的王荣市长。

【家教甚严】

他从小注意细节

滨海,江苏省盐城市下辖的一个苏北平原县城,因濒临黄海而得名。1958年~1978年这20年,这里正是王荣的成长之地。在滨海县县城新建南路一侧,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当地林牧渔业局家属生活区,楼宇已旧。其中一栋,王荣的父母就居住其中。王荣的父亲王维标曾是滨海县的林牧渔业局局长,王荣的母亲是原县供销社的一名普通职工。

王荣该上小学二年级时转到乡里最好的小学——八巨小学就读。同班同学朱昌洋说:“王荣那时坐我前面,个头不高,梳着小分头,很注意整洁卫生。”父亲王维标说,他对孩子管教很严,而且还打过王荣。可能正因为这样,王荣才从小注意细节。

【自小学艺】

无论去哪里都会带着一把小提琴

“他学习很好,虽然年龄小,但我记得当时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另一位同学潘秀东说,王荣做任何事都很认真,最明显的例子是王荣拉二胡和小提琴很棒,让大家羡慕不已。

王荣上五年级时,“文化大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他因才艺出色,被叫到县里组建的红小兵宣传队,成了那里的“骨干”。据王维标介绍,无论去哪里,王荣都会带着一把小提琴,一直到苏州市委书记任上。至于小提琴是否已被王荣带到深圳,王维标还不清楚。

【备战高考】

瘦了12斤,选择农业院校

1975年,王荣高中毕业。像其他同学一样,他下乡插队。他去的地方是天场乡,当时王维标正在天场乡当书记。王维标说,王荣插队虽然就在他们身边,但该干的活一样也不能少。挑大粪、浇灌田地是经常的事。

1976年,王维标已经隐隐听闻要恢复高考。他马上让王荣不要再下地干活了,专门请了老师给王荣和几个同学一起补习功课。王维标说,从那时开始,一直到高考结束,王荣整整瘦了12斤。王荣在1977年高考结束之后,接连收到了两张通知书,一张来自军校,一张来自农业院校。一家人斟酌再三,决定让王荣就读农业院校,而农业经济管理的专业是王荣自己选的。

【高校任教】

成为中国首个农业经济博士

在南京农业大学,王荣度过相当长的求学、教学及行政管理时间。履历显示,他1978年考入江苏农学院,就读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1979年转入恢复的南京农学院,在此连续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毕业时,是当时中国第一个农业经济博士。

今年84岁的原葆民教授是王荣硕士、博士的导师,老教授说王荣“脑子很灵活,关心社会很多方面,不死抱书本啃。论文答辩有自己的思考,有独立见解,是真正下了工夫的”。

王荣博士毕业后留校,继续从事同类学科方面的教学与科研,198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此后走上行政管理岗位,历任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助理;1991年获国家公派留学资助,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荷兰Tilburg大学进修并合作研究;1992年回国后兼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两年后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同年晋升为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王荣担任副校长一职后,主要分管后勤工作,解决了一些困难职工的住房,这是他在任内令现在南京农业大学职工记忆最为深刻的事。

【任职无锡】

主政一年后与苏州互换

对于王荣从副校长的职位上从政,先后到江苏省农科院、省农业厅、省教育厅任职,虽然同事们不太清楚,王荣何以进入组织部门的视野,但他们认为,王荣有一眼能看出问题症结的智慧,做领导后平易近人,比较能够关心同事的作风,为他的从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1年6月,王荣出任江苏省无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2年1月至2003年2月任无锡市长,2003年2月至2004年10月,任江苏省无锡市委书记。2004年11月13日下午和11月14日下午,苏州、无锡这两个苏南大市互换官员。王荣和杨卫泽分别正式走马上任,原苏州市长杨卫泽出任无锡市委书记,原无锡市委书记王荣出任苏州市委书记。即使是今天,苏州民间谈及王荣,仍然充满着王荣与杨卫泽、无锡与苏州的比较。

【主政苏州】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任职苏州市委书记时间最长的干部

到了苏州,王荣表示将继承发扬前任领导的优秀品质和踏实作风,把苏州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更高水平。此后5年,王荣主政苏州,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任职苏州市委书记时间最长的干部。

个体户周国忠在苏州担任了22年市人大代表。周国忠印象中,在城市建设上,王荣开辟了平江、金阊、沧浪3个新城,使苏州的发展突破了古城的限制,拓展了发展空间,另外就是火车站的改造,轻轨、内环的开工,为苏州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在原来的东西南环线的基础上,打通了北环,并做了延伸,为苏州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

落实到最为具体的百姓实惠上,周国忠认为,在王荣的任内,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农民的保险、医疗和社会公共服务配套上,作为人大代表,周国忠也视察过下面的一些乡村,感觉改善较大。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周国忠注意到一个细节,王荣任内取消了公共厕所收费,但管理水平并不比收费前差。“这可能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对老百姓来说,不仅仅是几毛钱,而是政府真正能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他评价说。在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安全感上,苏州在王荣任内连续几年获得“平安城市”称号,还获得过“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王荣对于人才颇为看重。在王荣任内,对引进人才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根据相关统计,苏州引进人才的比例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并开始进入第一梯队。另外,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对于苏州“两翼”工业园和开发区,王荣也极为看重。

性格关键词

低调

这是几乎所有人对王荣的一致评价。低调的性格贯穿王荣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与王荣父母私交甚好的滨海县前教育局局长李成雄说,王荣在无锡、苏州市领导任上时,每次回家探望双亲,事先都不会惊动当地政府,在与家人小叙之后又匆匆离开。县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有一次无意中看到回家探亲的王荣,而县政府根本不知道。

情义

虽然低调,但在王荣的同学和朋友看来,他并不冷漠,并且对故交非常有情义。王荣的高中同学陈芝萍评价说:“他平易近人得不得了,跟我们在一起聚会时,没有一点架子。”王荣在苏州市委书记任上时,一名同学到苏州医院去治疗白血病,但其经济条件有限。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王荣那里,他立刻跑去医院看望该同学,直接拿出3000元钱塞给同学,之后还时常去探望。

尊师

作为学者型官员,王荣的人生经历与教育密不可分,这也让他养成了尊师重教的习惯。他的小学老师李德吾回忆,有一次去南京,顺道前往南京农业大学看王荣。当时王荣正在为提升副校长一事接受谈话,本来要跟领导一起吃饭,但因为李德吾来了,王荣推掉了领导的饭局,专门招待老师。

原则

性格温文尔雅的王荣也有极强的原则性。李德吾的女儿在苏州某工厂工作,当时跟王荣提了一下,希望有机会帮女儿找个好一些的工作。但王荣了解了他女儿的情况之后说:“老师,实在对不起,她的学历太低,还要靠自己努力去把握机会。”

相关阅读

透视官场“苏州现象”

王荣是1983年实行市管县的新体制后苏州第8任市委书记,从梁保华到陈德铭再到王珉,十几年来,苏州市委书记频出空降高位的记录。在中国官场,有“苏州出经验、出干部”之说法,此言不虚。事实上,苏州的官员走向全国之前,已经在江苏省内各级党委政府大量任职,执掌诸多重要岗位。苏州之所以出干部,缘于这里出经验。有分析人士认为,外向型经济发达的苏州为短时间内干部升迁提供绝好跳板,而每一届苏州高官几乎都对苏州经济提供了强力支持。而“苏州经验”的核心价值不是招商引资的方式手段,而是决策者植根于现实、适时适地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

文图均据《南方都市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