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20版:金融力量 上一版3  4下一版
马卫平 见证河南证券的“非常记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马卫平 见证河南证券的“非常记忆”

马卫平 见证河南证券的“非常记忆”

他,从基层干起到证券公司高管,工作30余年来,见证了河南证券市场的风风雨雨。人们常说,阳光总在风雨后。经历了艰辛与汗水,如今的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管理实践,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了他不畏艰难、踏实勤奋的开拓精神。他就是渤海证券郑州东明路营业部总经理马卫平。谈起河南证券行业的发展史,这位河南汉子侃侃而谈。这是肯定的,因为他对河南证券行业的发展付诸了太多心血,给予了厚重的期望。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颇具传奇色彩的马卫平,和他一起回顾河南证券业的“非常记忆”。

晚报记者 倪子

孙晓菲/文

赵楠/图

亲历河南证券业的发展

马卫平来自“金融世家”,父亲是位老“人行人”,他的家庭成员中还有多人从事着金融行业。或许和家庭背景有关,他对金融有着常人不能比及的热爱。

“1981年从银行学校毕业后,我就一脚踏进了银行系统。先后在郑州市人民银行基层支行、市分行、河南省人民银行从事银行工作。当时的工作很单一,主要从事信贷、企业专业贷款和融资等工作。1990年5月,我受河南省人民银行的指派,开始参与筹建河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随后,他在河南证券、中原证券担任了发行部经理、债券部经理、营业部总经理、机构部总经理和北京办事处主任等职务。不同的岗位带给他不同的工作经验,这对他今后事业的发展毫无疑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万事开头难。1990年的河南证券市场几乎是一片荒漠地。“怎么开发河南的证券市场?”马卫平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刚开始非常艰苦,和现在的条件真是没法比。那时候,我们几乎天天都加班,整理客户的开户信息、资金清算等。有一次,我们还创下了连续不停歇工作5天4夜的记录。”谈起以前的艰苦岁月,马卫平一脸激动。“冬天,屋里没有暖气,每人身上都裹着个军大衣。实在冻得不行的时候,就在外面跑上几圈。加班到半夜,又困又累,我们就蜷缩坐在椅子上眯一会。尽管当时条件苦点,我们也都没有觉得有啥,只是想为老百姓服务好,让河南的证券市场尽快发展起来。”说到这儿,马卫平还说起了一件让他终身难忘的事情。“由于晚上经常加班,对孩子的关心太少。孩子在我枕边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爸爸,你能不能早点回家,我想你’,看到这个纸条我心里非常难受,但是为了工作又很无奈。”一谈起孩子,马卫平眼中情不自禁就流露出了父爱。

正是凭借这股子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马卫平的步子迈得更大了。2004年到2007年,一直在中原证券平顶山营业部担任要职的马卫平由于工作出色,他的能力和业绩得到了渤海证券总部的赏识。2007年3月,他担任起了渤海证券郑州东明路营业部的总经理。他的到来,仿佛给该营业部注入了一剂新鲜血液。在他不懈的努力下,这个营业部很快扭亏为盈,获得了河南证监局和同业间的多方肯定与认可。但是,在获得这些荣誉之前,马卫平也曾经历过一段难熬岁月。

困境中不言败不放弃

马卫平接手渤海证券郑州东明路营业部之前,这个营业部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甚至处于亏损状态。“2007年3月,渤海证券总部聘请我负责郑州东明路营业部。能回到郑州工作,和孩子家人离得更近,我发自内心很高兴。虽然我知道,面临的压力不小,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大。”马卫平说,没接管这个营业部之前,身边有朋友劝他别来。他说:“因为当时的管理班子和人员配备等原因,这个营业部的客户量和经营状况都很不理想。2006年到2007年,这么好的牛市行情,这个营业部当时最多一天也就开户30多户。要知道,别的营业部都是一天几百户。”

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走进渤海证券郑州营业部时的场景。那时渤海证券郑州营业部还在金成大厦。由于经营不善,年年亏损,总部要求节约开支避免过大亏损。于是,郑州营业部就经历了营业面积从3000多平方米到2000多平方米,最终减少到只有五六百平方米的境况。“第一次走进位于金成大厦的渤海证券,看到的是嘈杂混乱的大厅,稀稀拉拉的柜台前站着为数不多的客户,三三两两的员工正聊着天。”马卫平坦言当时看到这样的工作环境他真想打退堂鼓,不想接手,然而遇到困难就退缩绝不是马卫平的做事风格。他如期地接任了这个营业部的总经理。

整顿、改革、树新风,一系列活动在马卫平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展开。换环境、找员工谈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最大化调动员工积极性,不足一年,现在的渤海证券各项经营指标有了很大提高。经营状况的改善不仅得到了证监局等监管部门的肯定,更让马卫平心里得到了宽慰。“和谐是企业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前提。员工间的问题不解决好,更不用指望他们能安心为客户服务。”马卫平说,公司的员工素质和合规经营,他抓得最紧。他说:“代客理财等违规操作我们不碰;大肆招聘,盲目争抢客户我们不做。证券公司想上一个级别很不容易,但是想降一个级别却很容易。我只希望能‘凭良心做人,凭本事吃饭’。”

据了解,渤海证券一直坚持投资者现场开户,并进行影像采集。“这种形式看似麻烦,但却是对客户、证券公司等多方负责。我长期在人行等监管部门工作,深知规矩的重要性。我坚信,这种‘束缚着手脚’工作能让我们走得更稳当、更长久。”

辛勤汗水换来“红马甲”

15天瘦了15斤。这就是马卫平参加上海证券交易所举办的交易员培训时的真实写照。“1991年,河南派了两名同志参加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员培训,其中就有我,我们当时是第一批从河南走出去的培训员。”回首现在,证券行业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岁月,这期间的风风雨雨,马卫平都一同感知、一同经历。

早期的证券市场,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远程自助交易系统,所有客户的交易指令都是通过电话报给交易员,由交易员敲进交易所的交易主机内撮合成交的。证券交易所内的证券交易员,因穿红色背心得名“红马甲”。那时候“红马甲”对马卫平来说,也是个新鲜事。“省里能派我出去学习培训,我很激动很荣幸。但是压力又很大,害怕考试不能通过,给河南人丢脸。”马卫平说,由于设备落后,当时的他们从来没有实际操作过,只有一肚子纯理论,一点感性认识都没有,而考试时是需要用电脑键盘实际操作的。

当时,他们在上海一个很偏僻的宾馆进行全封闭式培训。考试压力、饮食不习惯、想家等复杂情绪时时包围着他。短短15天的培训时间,马卫平就瘦了15斤。“要是现在能让我再瘦15斤多好啊,全当减肥了。”谈起当时的艰苦生活,马卫平还不忘自嘲一番。没有练习过键盘操作,他就借了一个破键盘。只要有一点点时间可以挤出来,他就赶紧练习。经常是一边吃饭,还一边看着键盘,琢磨键盘的按键位置。

工夫不负有心人。马卫平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没有给河南人丢人,顺利通过了考试。”马卫平坦言,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证券行业要求的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等,我都进行了系统学习,能做到灵活掌握。工作中,遇到客户提出的问题疑惑基本上也都能尽力解决。在证券行业经历了这么久,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一定要理性投资。”马卫平如是说道。

投资需给自己留条后路

自己虽然是证券行业的领军人物,但马卫平并不赞成老百姓都来“疯狂”炒股。“股市里的辛酸故事太多了,有多少人因为欲望过度膨胀,或者操作不当,一夜之间破产,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马卫平感慨道。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老太太站在公示栏那儿撕‘风险提示书’。我很纳闷,就上前问她为什么要撕这个。原来,老太太的女儿炒股入了迷,每天不工作,总觉得在家炒股能发财。她想让女儿看看这些专业人士对风险的看法,让女儿知道炒股是有风险的,并不是那样容易。”马卫平还举了一个例子:一个30多岁的女股民买了30万元的权证,由于忙于生意忘了行权期。就这样,一夜之间,30万的权证转眼就成了废纸一张。他说:“像这样的真实故事还有很多。2006年、2007年的那波大牛市激发了更多人的炒股欲望,很多人为之疯狂。一些投资者并不具备投资实力和能力,但也跟风盲目加大仓位,追涨杀跌,市场形势一旦转变,就会使自己血本无归。”

马卫平说,投资者不能将所有积蓄都用来炒股、做投资,必须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他说:“我认为,投资的关键在于做好资产配置。我建议投资者将自己的资产做好‘334’分配。其中,30%的资金应该充分保证流动性,供自己日常消费所用;30%的资金可以购买一些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其他低风险、收益适中的投资品种;剩下40%的资金可用作高风险的投资品种,例如股票等。但是这个比例不是严格绝对的,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股市无专家”。这是马卫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些投资者根本就不懂资本市场,买的股票也不知道属于哪个板块,也不关心这些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等信息披露,只是一味的信奉炒股软件或者所谓的‘黑嘴’、‘高人’指点。我想提醒广大投资者,行情好的时候,多数人都能轻松赚钱。但是在2008年单边下跌的市场中,基金公司等一些专业投资机构也难免看不准行情,赚不住钱。”马卫平表示,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投资者,不下苦工夫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不及时捕捉国家政策动向,不了解上市公司的业绩,那是肯定不行的。“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投资需要慢慢摸索,积累经验。”马卫平如是说道。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