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产品
有望“重出江湖”
本期专家
潘明权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零售银行部市场营销部经理,国际金融理财师(CFP)。《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理财专家顾问团成员,精通证券、基金、外汇、保险、税务等多种金融产品,擅长为客户制定全方位的综合理财规划。
进入2009年以来,资本市场呈现出回暖迹象,股票型基金、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产品发行逐渐“火爆”起来,但银行理财市场似乎不为所动,依然坚持着谨慎稳健原则,占据市场主流的仍是债券类、信贷资产类等稳健收益型产品。如中信银行目前正在热销的理财快车系列产品,半年期预期收益率3.0%、1年期3.6%、2年期4.2%等,这些产品大多投资于大型优质央企的信托贷款,安全性较好,同时收益又比同期存款利率高出不少,着实受到众多稳健型投资者的青睐。但资本市场的连续上涨也让不少投资者“跃跃欲试”,但又担心前期上涨积累下的风险, 因此,打新类产品有望“重出江湖”的消息一出便受到众多关注。
6月11日,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开始正式实施,意味着时隔数月之后A股IPO即将重新启动。在此之际,打新类理财产品也正蓄势待发。
据悉,各家银行都在积极为打新理财产品的推出做准备。但由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出于风险控制方面的考虑,银行的产品设计原则仍将以稳健为主,在打新股的同时会进行一些其他资产配置,如购买一些风险较低的投资标的,以分散风险。“预计此次新推出的打新类产品,单一型的产品会比较少,更多的将采取组合投资的方式,主要目的是保证收益率和防范风险”。
投资者在购买打新理财新品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其中存在的三类风险:一是随着新股认购资金的大幅增加,中签率会出现下降,并直接导致收益率下降,投资者的收益预期不要太高;二是理财产品的本金损失风险,根据新的IPO规则,新股跌破发行价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如果理财产品没有“保本”的字样,很有可能会导致本金的损失;三是在流动性上,虽然部分产品可以提前赎回,但需一定成本。由于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跟2007年相比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打新类理财产品时不能期待像2007年时动辄高达20%以上的收益水平。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