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闵良臣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了大半,而河南又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因此,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就成了我们能否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而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依靠教育。关注农村孩子的教育,就是关注中国的未来。
其实,我们也并非直到今天才有这样的认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类似口号已经喊了多年。可由于种种缘故,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农村的孩子在受教育方面与城市里孩子有相当大的差距。
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在那些还比较贫困的乡下,尽管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上学不再花钱了,但对一些孩子来说,掏钱买一本课外读物还是很奢侈的事情。由于孩子们的家长大多在外地打工,孩子的学习也就落到了学校和老师的身上。作为小学校长的李灵,把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看作自己的责任,在如此炎热的夏天,利用放麦假的机会来到郑州这样的“大都市”,不是为了领略风景,而是找别人借来收废品的三轮车,走街串巷,收旧教辅和课外读物,想用较少的钱为更多的孩子获得“精神食粮”。
这种精神,这种情操,在今天实在要算十二分的宝贵。难怪本报报道一挂上互联网,即受到关注乃至追捧,天南海北的网友为我们河南有这种可敬的女教师深深感动,并认为作为一名普通老师,能做到这样,真是难能可贵。在网友的眼里,这位女老师可以称得上中国教育的脊梁,是中国最漂亮的乡村女教师。我们相信,这位乡村女教师的这种高尚精神不仅会感动她身边的人,感动着河南,也一定会感动河南以外更多的中国人。
在今天,如果看到一个人十分辛苦地为自己发家致富,这是很正常的,但若是看到一个人为了别人甚至是为了一群孩子吃苦受罪,不少人肯定就会觉得“不值”。然而,我们的社会,特别是一些仍处在贫困乡下的孩子,却正需要这种人。
可以说,只有这样的女教师多起来,中国农村的教育才会大有希望。当然,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感动之余,用实际行动来关心这些坚守乡村的教师们,帮助他们共同改善贫困孩子的生存状态,帮助他们打造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