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厚厚一本《太白醉剑》,心中有些疑惑,这年头还有人写李白?或者有人会记得,在2007年的《大唐第一古惑仔实录》一书中,李白由大才子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第一古惑仔。一时间,作者檀作文被骂得狗血喷头,理由是他亵渎了李白在国人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不知道《太白醉剑》里李白又是什么样的形象?程韬光,一位默默无闻的作家,居然有胆量来写李白?
带着这样的疑问,细细翻阅《太白醉剑》,发现作者自有一套独特的叙述方式。与以往描写李白的作品大不相同,《太白醉剑》多用文言叙事,某些章节甚至写得精彩纷呈,如楔子中前两段,长江之渊源,巴蜀之险恶,长短句肆意铺陈,说不上是字字珠玑,也是语句凝练。再往下翻阅,逐渐发现了白话文的影子,与前面简洁的文言形成了强烈对比。
书中文言与白话结合的表达方式很是新鲜,也得到了很多名家的肯定。二月河先生在给本书作序时写道:“(此书)文言与白话味之浓,在近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与通俗小说形成鲜明对比。”孙荪老师评道:“以直面历史和人物的勇气,以作家对文学和文化特别是对李白作品的理解,独辟蹊径,给了读者一个新的李白。”翟平教授甚至惊呼:“程韬光的《太白醉剑》完成了赋体小说的重构!”
看作者简介,发现程韬光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这很出乎我们的意料。一位经济学出身的学生,现在担任着一家大型国企的高管,竟然用洋洋50万文言来解读李白!这样的反差着实让人惊讶。
带着种种疑问,记者于6月12日采访了程韬光。
晚报记者 张改华 实习生 陈晓雪/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解读《太白醉剑》 精神
《太白醉剑》洋洋洒洒50万字,尽管文言与白话的对接称不上完美,但太白之才情,太白之豪放,太白之放荡不羁,太白之把酒醉剑,都跃然纸上。著名李白研究专家葛景春教授评价道:“这是目前为止最像李白的一部作品!”
《太白醉剑》直逼李白的精神生活,对于盛唐的繁华、唐人的豪爽豁达也不惜重墨,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天才诗人在自由的朝代肆意纵情高歌的图画。正是在那么一个盛世,李白可以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发挥到极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叫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何等的豪情!这是何等的狂妄与自大!平常人说不出这样的话,也不敢说这样的话!唯有李白,可以凭借酒力,飞舞宝剑,口呼长歌,直抒胸臆。
而在采访中,提到传统文化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时,程韬光语出惊人:“我就是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小沈阳?这是一种媚俗文化!小沈阳带给我们的心灵滋养远远不及李白及其诗歌万分之一!”彰显古典文学的力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正是程韬光所想表达的主题。
钟海涛先生称《太白醉剑》乃独孤极品。从精神层面上来讲,程韬光确实准确地向读者传达出了一个昂扬向上、不懈求索、热爱自然、浪漫奔放的诗仙形象。
解读《太白醉剑》 语言
提及《太白醉剑》里“不伦不类”的文言,程韬光显得颇为自信。
“这是我刻意而为之。《太白醉剑》里的语言是我的一种探索。这是一种浅近文言文。只有文言,才能展示李白的才气,也只有文言,才能营造出古代诗歌的氛围与环境。文言的凝练和向力性,是白话文无法比拟的。但是,传统文言又会给很多读者造成阅读障碍,而在文言和白话文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既能照顾读者群,又能形象地塑造出立体的李白,所以,就有了‘浅近文言’。”
“浅近文言”是一种来源于程韬光的新鲜说法,也是一种新鲜的尝试。“不管这种尝试遭遇批评还是赢得赞美,我都会坚持下去。我坚信,读者会接受这种语体的!时间会证明一切!”
作为大唐诗人三部曲的第一部出版作品,《太白醉剑》打响了第一炮,浅近文言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而接下来的《诗圣杜甫》与《长安居易》会将这种尝试进行到底,向我们展示“程氏语言”是如何走向成熟的。请继续阅读C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