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现在、将来,我都是一个小学教师”
“希望通过自己让更多人了解农村教育现状,资助贫困的农村孩子”
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回收旧书女教师到众多媒体、群众关注的“名人”,李灵的成名只是转瞬之间的事情,面对突如其来、铺天盖地的热情厚爱,今年27岁的她都在想什么?记者昨日与她展开对话。
晚报记者 何水清 王菁
辛晓青 李丽君
实习生 李江 彭瑶文
【改变】 过去我只想着尽心尽力,但今后我必须做好
在昨日的捐赠过程中,一个电话打进来,来电者自称也是一名教师,对李灵老师的所作所为深表感动,但是他有一个担忧,就是这个年轻的女孩子今后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聚光灯关注,接受更多媒体采访以及热情捐赠,成名后的李灵今后的教育之路还会有序走下去吗?
对这样的担忧,李灵深思后用一种很严肃的表情正视记者回答道:“说真的,我现在的心情和刚来郑州时差别很大,可以说天壤之别,我觉得我做的都是很普通的事情,真没想到会受到这么多郑州人的热情关注。”她希望大家不要把关注的目光都放在她个人身上,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改善农村艰苦教育条件,如果更多的人将爱心捐赠的行动投放到农村教育上她更开心。
“过去我觉得自己做事情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但现在我改变了想法,我必须要做好,因为在我心里欠郑州人的很多很多。”李灵语气坚定地说道。
【不变】 过去、现在、将来,我都是一个小学教师
“呵呵,我到现在还没感觉到成名有啥咋地,啥名人不名人的,我呀,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李灵一直就是一个小学教师,我的价值就是教学、办学。”从一名默默无闻收旧书的老师转瞬成为众媒体报道的典型人物,27岁的李灵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在处理完捐赠事宜后,李灵告诉记者,她一天来忙着接受网络、电视、报纸等各家媒体铺天盖地的采访,忙活得连一顿饭都没顾上吃,她这样做不是为了个人出名,她是希望“通过自己让更多人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去资助贫困的农村孩子”。
一位民办学校校长对李灵说
真希望她来我们学校
给老师们上堂思想教育课
本以为投资办学的多是年过半百的人,我实在没想到会有这么年轻的“80”后女孩自建一所民办希望小学。今后在工作交流和硬件支持上,我们将会和许湾乡希望小学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李灵这么年轻,她肯定有很多机会选择其他事业,现在农村外出打工的成年人居多,造成留守儿童随之增多,条件也特别艰苦,她来城市收购课辅的行为让人无不为之动容。如果李灵方便的话,真希望她能来我的学校给老师们好好上几堂思想教育课。我已经60多岁,从教大半辈子,我深信一句话,只有最好的老师才能教出最好的学生。
——郑州励德双语学校(原四十七中分校)校长 陈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