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3版:中国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缅原油管道明年开工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中缅原油管道明年开工
这条通道将化解我国的“马六甲困局”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日向记者确认,公司近日与缅甸正式签署了中缅原油管道项目谅解备忘录。随着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尘埃落定,我国的东北、西北、西南陆上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形。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绝大多数是依靠经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通道进入境内,中缅原油管道为我国油气进口在西南方向上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陆上通道,为我国原油进口增添了一条进口线路,有利于增强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性。

中缅原油管道项目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

记者19日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与缅甸驻华大使吴登伦代表双方,近日在京正式签署《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缅甸联邦能源部关于开发、运营和管理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谅解备忘录》。

根据谅解备忘录,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包括起自缅甸马德岛、通过缅甸终至中国交付点的原油管道、储运设施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在缅甸马德岛建设的一个可从超大型油轮卸载原油的码头和终端及附近建设的原油储运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双方同意由中国石油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原油管道项目。管道的设计能力是2200万吨/年。廖永远此前曾表示,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将着手启动管道的建设。

业内人士认为,中缅原油管道的建设将降低我国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缓解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为我国开辟新的油品进口通道,进一步保证国家的石油供应安全。

这条通道化解了中国的“马六甲困局”

比起通过马六甲海峡将石油运抵广东或浙江,提炼后再运往中国其他地方,中缅石油管道至少能缩短1200公里的路程。专家评述说,最关键的是,这条路线避开了“马六甲困局”,在石油安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选择在西北新疆、东北黑龙江、西南云南三个战略位置同时启动管道输油项目可以实现油源供应的多条腿走路。

在西北部,中国现已建成的第一条海外油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通过哈萨克斯坦输入原油已超过千万吨。中俄原油管道力争2009年开工建设,2010年底投产。

云南进口石油也将促成西南炼化基地的建成,改变西南地区无炼化基地的局面。

2007年12月2日,中石油与云南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建设中缅油气管道外,并配套1000万吨/年炼油和100万吨/年乙烯一体化装置。根据协议,在国内部分,云南省政府将支持中石油在云南开展成品油管网、销售网络及乙醇汽油调配中心的建设,并先行建设昆明——大理管道,适时建设昆明——蒙自、昆明——普洱、昆明——曲靖成品油管道。

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已初步成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石油天然气等高效能源的需求日渐上升。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1.7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成为近年来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确定,标志着我国东北、西北、西南陆上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形成。

在我国东北部,中俄原油管道历经14载的艰苦谈判,终于在今年5月中旬正式开工建设。该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边境,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县市区,止于大庆末站,管道全长103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预计将于2010年底投产。

在我国西北部,在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哈天然气管道的基础上,2008年中亚天然气管道全线开工建设,进一步巩固了我国油气进口的西北陆上通道。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在新疆霍尔果斯入境,与西气东输二线相连,设计年输气能力为300亿立方米。单线2009年底建成投产,双线2011年底建成投产。目前已落实每年300亿立方米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资源。

在我国西南部,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是我国传统的石油进口通道。目前,除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两国的进口基本通过陆路外,超过80%的进口原油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个战略咽喉通道。

林伯强分析认为,我国的东北、西北、西南三条陆上油气管道建成投产后,可以承担我国40%的油气进口量;传统的经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通道承担的油气进口量将有望从目前的80%以上降至60%。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石油天然气等高效能源的需求日渐上升。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1.7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成为近年来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管道气进口将达千亿立方米

年输气120亿立方米的缅甸天然气管线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天然气的进口。包括中亚天然气和俄罗斯天然气,中国管道天然气进口将在未来几年内突破1000亿立方米,其中中亚天然气管道单线2009年底建成投产,双线2011年底建成投产。届时,中亚天然气管道将实现年输气300亿~400亿立方米,最高可达500亿~600亿立方米。

延伸到广西的中缅天然气管线也将进一步完善全国性的天然气管网。

截至2008年底,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长度约3.5万公里。天然气管道网络的最终形成不仅保障了重点消费区域的天然气供应,也必将对“多气源”竞争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促进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以实现最优资源配置。综合新华社电、《中国证券报》等报道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