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热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认识李灵这个妮儿的,都在说她的好
最美乡村女教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认识李灵这个妮儿的,都在说她的好
希望小学的学生给郑州小朋友写作文
“你们给我们送来了书,我以感恩的心谢谢你们”
一个女孩在写作文《我的校长》
将沉甸甸的书抬进学校
李灵和孩子们分享读书的乐趣

希望小学的学生给郑州小朋友写作文

“你们给我们送来了书,我以感恩的心谢谢你们”

这两天,李灵成了“名人”,成了许湾乡众乡亲谈论的主角。昨日,当晚报的捐赠物资送到学校之后,这里的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谈论着李灵,与一些人成名后总有人说点酸溜溜的话不同,记者听到的全部是对李灵的赞扬和感激,没有一个人说她“坏话”,一个在学校门口路过的曾庄村民曾大嫂说:“认识李灵这个妮儿的,没有说她孬的。”

晚报记者 何水清 辛晓青 王菁 李丽君/文

常亮 廖谦/图

“印卷子没钱,她哭着找我帮个忙”

讲述人:学校旁边小百货店女老板王璐

在李灵的希望小学东边,有一家卖副食百货的杂货店,王璐经营着这家小店,见证了李灵和她的学校的艰难。

“这个孩子真是难,开始建房钱都是借的,她的舅舅、亲戚们一点点地兑,还贷了款。后来盖那幼儿园的房子,砖瓦都是赊的。”王璐说,学校刚建成的时候学生不多,也就是这两年生源才渐渐好起来的,“因为刚开始大家都不放心,不敢把孩子往这送,后来慢慢知道这里老师教得好。”

有时候,李灵也会来王璐的店里坐一坐,和她拉拉家常。“她的苦我知道,有时候说着说着就掉泪了。”给记者讲述这些时,王璐的眼圈始终是红红的,她说这两天看到报纸上登的李灵去郑州收教辅的事儿,她都难过得哭了好几次。

刚开始那几年,李灵几乎每天作难。“好歹也是个校长吧,有时候连200块钱都拿不出来,有一次,她来我这里,说着急印卷子给学生考试,但是没钱,让我先借给她200多块钱。”王璐说。

“李灵教得好,老远的学生也要来上”

讲述人:学校旁边小饭店老板

西边邻居,是一个非常简陋的小饭店,正在做饭的老板娘和老板听记者问李灵,赶紧说:“她教书教得真好啊,你问问她,她家孩儿就在这里上过学。”正在买东西的曾庄村民曾大嫂说:“认识李灵这个妮儿的,没有说她孬的。”

曾大嫂说,她儿子小学一年级时在这里上,“老师真负责,每天都布置有作业,第二天交上去批改,期末数学俺孩考了94分,还得了奖状”。后来儿子转学了,“现在回家从来没写过作业,老师也不管了,我正想着咋让他还来这儿上呢。”

饭店老板说,因为李灵的学校教学质量好,方圆几里地的孩子都来这里上学,有的放弃离得近的公办学校,也来上希望小学,“有的学习太差了,转学赶不上,还是送到这里开始好好学习的”。

“有学生不吃饭想吃方便面,她就出来买”

讲述人:学校对门超市老板

“瘦了黑了。”一说李灵,超市里两个看热闹的村民说着,原来他们说的是李灵从郑州回来后和以前的区别。“李灵对学生真负责,这都是因为她喜欢孩子。你们不知道,她一个学期收学生150块钱的伙食费,一天不到一块钱,有的孩子中午不吃饭,李灵去问为啥,孩子说想吃方便面,她就出来给孩子买,连续好几次了。”超市老板说,她还买大厂家的方便面,“不买瞎的”。

让超市老板印象深刻的,是前一段手足口病严重的时候,“李灵一天给学生测两次体温,一个一个测,其实这些当家长的也都不在意,但是李灵就很认真,每天都要量”。

“只要我有力气干活,我就愿意帮李灵”

讲述人:李灵同事、体育老师范照营

范照营是学校的体育老师,还兼当厨师每天给300多名师生做饭,李灵曾经说过,她最感激的人其中就有范老师。范照营说,在城里的孩子一直催他过去享福。“我就是离不开这个学校和李灵,她就像我自己的闺女一样。”范老师说。

范老师说,以前学校没器材,每天上体育课,他就只有带学生们做广播体操,或者跑步,“这次晚报捐了体育器材,孩子们就能踢足球、打篮球了,还有乒乓球、网球、围棋,这下孩子能玩的东西多了,太高兴了”。

说起李灵这些年的不易,他说,李灵经常在他面前哭,“她还是个孩子,就要撑起来,我经常鼓励她,做啥事不难啊?几次她都说气话‘不干了’,我知道她就是说说而已,但是还要给她打气。”

“学校的老师们都很支持她。”范老师说,李灵拖欠过老师们的工资,但是大家都知道她的难处,没人埋怨,都愿意帮她。“你看教室门口还有到厕所的路,都是我们几个老师一块一块砖砌出来的,找干泥工的太贵了,只要我们有力气能干的,都自己干,省点钱,我们都想帮帮她,因为她真的是热爱这个教育事业,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跟着她干,让干啥都行。”

“我的校长,是人世间最美丽的校长”

学生曾浩文等人的发言

我的校长,为了我们去郑州收购图书,一定很辛苦,听人家说,她一只手拿着书,一只手拿着两个烧饼,回来的时候,我看见她的脸没有以前胖了,脸也晒黑了,我的心里想对您说,谢谢了。您出去了那么久,我真的很想您,我盼了很久您终于回来了。我看见您给我们拿了那么多的书,您真的辛苦了,我们一定好好学习报答您。

…… ……

郑州的小朋友,你们给我们带来了书,我真的很感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一定好好学习,到郑州去报答你们,我以感恩的心,谢谢你们。”

——曾浩文(三年级)

“我的校长,她是淮阳县许湾乡希望小学的校长,她是人世间最美丽的校长。今年6月,为了我们这些穷苦的孩子,李校长在郑州最炎热的时候,骑着三轮车在郑州的大路上为我们收集课外读物。近日下了一场雨,人们都在家里躲雨,而李校长却在郑州市的路上,被雨淋着,李校长的衣服湿了,而李校长收的书却一点儿也没湿,这是对我们这些孩子多么伟大的爱呀!”

——张鹏(四年级)

“我的校长姓李,高高的个子,大大眼睛像蓝宝石般迷人,说话时像我的妈妈一样,那么温柔。”

——林强(四年级)

“李老师为了我们能够看到课本以外的书,冒着大雨在郑州的大街上为我们收购课外书,看到李老师回来,看着满脸辛苦的李老师,同学们都哭了。”

——姚聪聪(四年级)

“这样的好校长让我很佩服,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校长,回报社会,做一个(像)我们校长这样的好老师。”

——李诺诺

“看到你们的报道,我哭了几回”

讲述人:周口日报要闻部主任孙智

孙智是周口日报要闻部的主任,在晚报刊登第一篇李灵的报道后,他就在网上看到了这个新闻。“读来深受感动,我几次哭了。”作为一名媒体人特有的敏感,他第一时间与当地宣传部门联系,“你们在寻找她,我也开始寻找。”

18日中午11点多,他与晚报一起得到李灵的确切信息,于是与晚报记者一同来到了这所希望小学。孙智说,他被李灵深深地感动着,看到李灵的父亲那么担心孩子在郑州的情况,当晚就带着李灵的父亲赶到郑州。“我为周口淮阳能出这样的老师感到自豪,作为当地媒体,我们应该对她加大宣传,在刊发一则消息之后,紧接着又刊发出一篇长篇通讯,报社接到了大量的读者的电话,在外地出差的淮阳县委书记、县长看到报道后,立即委托有关负责人给李灵捐赠了20套书柜。”孙智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