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充满卡夫卡风格,俩老师改卷相差40分
还有个考生写古体长诗得了满分
甲骨文来了!卡夫卡来了!……2009年的高考作文成了90后学生思想的爆发地。近日,“高考作文中有考生用甲骨文”的消息备受关注,经证实,在阅卷组的总结会上,阅卷组组长通报了有关这篇高考作文的评分情况,专家发现里面有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因为偏题,得分偏低”。对此,人们开始热议,这样的作文是标新立异,还是搞怪跑题?这样的考生是才华横溢,还是投机取巧?
■“甲骨文”作文
网友:不能因为老师看不懂就打低分
四川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为《熟悉》,有名考生运用古汉字(包括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小篆等古文字)写了一篇作文。据悉,该试卷已经由专家委员会的专家翻译出来,被认为虽然是以《熟悉》为题,书写工整,字体标准,但内容却离题很远。最终,该作文得分很低。
对“甲骨文作文”,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有创新意识,考生敢于挑战”。有网友说:“高考不应该限制孩子的创造力,应该肯定其创新性,不要再用所谓的制度来框定。”另一种认为“此文是形式的‘创新’,有投机取巧的嫌疑”。有网友指出:“不能鼓励考生拿这种方式吸引眼球。要以此提醒未来的考生,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既然选择了参加高考,就要尊重其传统形式。”
专家:应该不是纯粹的甲骨文作文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对“有考生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表示怀疑。他解释说,一个研究了甲骨文几十年的人,要用甲骨文写两三百字的文章,至少要花一两个月。因此,他认为该考生应该是用多种古文字合起来写成的。
■“卡夫卡”作文
老师:一个打满分,一个打20分
今年湖北一考生写了一篇风格很“卡夫卡”的作文《站在我家的门口》,结果两位阅卷老师评分相差40分。两名阅卷老师一个被此文折服后给出了60分的满分,另一个则认为“不知所云”给了20分的最低分。于是,该作文被提交到专家组讨论。专家组也出现了分歧。反对者认为,文章读来一头雾水;支持者认为,文章内涵深刻,文笔明净且想象奇诡,有小说家卡夫卡的味道。
最终专家组的定论是:“作者以荒诞的黑色幽默小说写法,来考问眼下的‘人性’。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关切与思考。也可理解为是作者本人的生活自述和反思,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构思有特点,描述生动形象,语言有意蕴,表达很有个性色彩。”该文得了50多分的高分。
学生:看了两遍才懂了一点
“我看了两遍才懂了一点。”看过这篇作文,两名高三应届毕业生直呼“真累”。他们表示:“这篇作文讽刺比较明显,不够健康向上。比如文中写‘猪是一种哺乳动物。生来便是吃了睡,睡了吃。然后肥了,送进屠宰场,喀嚓一声便成了人们口中的美食’。这类句子既啰嗦又没意义,有凑字数的嫌疑。”据《华商报》
《站在我家的门口》(节选)
我家门口站着一条狗。这是条普通的狗。黄色皮毛,粗短四肢,腥臭的大嘴往外滴着口水,好一条正宗的流浪的土狗。
然而狗先生,您为何站在我家门口,似乎我家并没有养过类似的狗,同样也没有养年轻漂亮的西洋狗,难道你是来骂我的?不对,你的眼神告诉我,你是不屑做这种事的。你的后腿是跛的,这一点我很好奇,是怎样跛的呢?是路见不平,露牙相助,被小偷打跛的?是狭路相逢,争风吃醋,被同类咬跛的?正当我想开口挽留这位狗先生时,与我对视良久的“他”肚子“咕噜”一响,“呜咽”了一声。走了。
接着,来了一位猪,站在我家门口。猪是一种哺乳动物。生来便是吃了睡,睡了吃。然后肥了,送进屠宰场,“喀嚓”一声便成了人们口中的美食。
这肯定是一位英雄的猪,为表示尊敬,我用上了“位”,而不是其他量词。有了前一位狗先生的教诲,我开始想猪先生是不是向我求助的。如你所见,我不过是个弱小到不能再弱小的人,你是一个英雄的猪,你能冲破牢笼,冲破命运,奔向自由,而我却要受种种枷锁,背负种种负担,应当是您来拯救我啊!
忽然,门口站着一个人。这回终于正常了。是谁?有可能是收水费、电费、管理费的,也有可能是收网费的,也有可能是小偷、杀手,那样我就死也不开门,把门反锁。细看,他是个年轻人,白衬衫,牛仔裤,从口袋中拿出钥匙,居然打开了门。啊,原来这个人就是我自己!
■古体诗作文
被阅卷老师评为“今年最牛满分作文”
昨日,另一个湖北考生的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被阅卷老师评为“今年最牛满分作文”。该作文共1080字(含标点符号),文首是一段170多字的文言文,介绍了该诗歌的写作背景——2008年作者参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歌共51行102句,每句七言。后记约70字,也是文言文写作。
阅卷老师说:“该作文采用古诗词的形式,表达了敬仰之情,内容充实。作为中学生,能选择这种文体写作,并运用得如此成熟,说明这名学生读了很多书,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
据《楚天都市报》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节选)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