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系统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生产、生活、作战带来巨大效益,又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就是上多少道锁也难以保证它的绝对安全”。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23日正式下令组建网络司令部,以统一协调保障美军网络安全和开展网络战等与电脑网络有关的军事行动。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网络战概念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将其应用于实战的国家,但美军尚未形成统一的网络战指挥体系。当地舆论认为,这意味着美国准备加强争夺网络空间霸权的行动。
隶属美军战略司令部
五角大楼发言人布赖恩·惠特曼23日说,这一美国首个网络战司令部起初会隶属于战略司令部,预计今年10月开始运作,2010年10月全面运作。
根据国防部长盖茨23日签署的一份备忘录,美军战略司令部将负责组建一个指挥网络战的次级司令部,并在9月1日前向国防部提交相关实施计划,最初运行时间不得晚于10月。该司令部将设在华盛顿附近的马里兰州米德堡军事基地。盖茨还建议由现任国防部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思·亚历山大兼任网络战司令部司令。据悉,该司令部可能由几百人组成。
亚历山大曾形容网络空间为新军事战线,它可能改变今后美国国家安全状况。他上个月说:“网络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全球网络依赖程度深化,要求国防部更新作战原则,视网络空间与陆地、海洋、天空和太空领域同等重要。”
首次使网络战成为可能
盖茨在备忘录中说,美国在各方面正越来越依赖网络空间,同时来自网络的威胁也越来越多,增加了美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风险。新的网络战司令部必须能够对美军在全球的行动进行整合,并能为美国的非军事部门和国际伙伴提供支持。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网络战概念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将其应用于实战的国家,但美军尚未形成统一的网络战指挥体系。当地舆论认为,组建网络战司令部,意味着美国准备加强争夺网络空间霸权的行动。据新华社电
五角大楼每年培训250名网络安全专家
事实上,在奥巴马政府就网络安全作出相应决策之前,五角大楼已经公开了其在网络防御方面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马伦的声明,过去6个月中,美军已经投入1亿美元用来弥补网络系统漏洞。国防部长盖茨也提出,五角大楼将把每年培训的网络安全专家数目提升4倍,实现每年为五角大楼培训250名网络安全专家的目标。
美国国会在今年3月提出议案,建议联合美国国家安全局、空军、国土安全部和其他涉及网络安全的部门,设立一个“国家网络安全顾问”的职位。国家网络安全顾问将被授权审查联邦机构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可以随时关闭不安全的联邦机构网络系统。如果该法案获得通过,五角大楼可能会被授予更高的权力,加强网络空间的军事化控制。
美国最大的国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已经成立了网络安全部门,准备竞争五角大楼在此方面可能投放的巨额订单。根据它们的评估,到2013年,美国政府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采购金额将达到107亿美元。
美军对网络战的战略与实施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已有相当时日。早在2002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就签署了“国家安全第16号总统令”,这项密令要求美国国防部牵头,组织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等政府部门制定一项计算机网络战战略,提升其网络攻防能力,以便必要时在确保美国军民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情况下,攻击和破坏敌方的网络信息系统。
美军已研制出2000多种计算机病毒武器
美军在2005年组建了专门负责网络作战的“网络战联合功能构成司令部”,而且陆海空军和战略司令部都设有“网军”。按照美军的计划,经过两年试运行,网络战司令部将于今年10月正式运转。网络战司令部将由一名四星上将领导,指挥4万名从事网络战的人员。这4万人的主要工作是渗入敌方网络系统窃取绝密数据,在对方网络内置入程序,以便在战时摧毁敌方指挥控制系统。
美国舆论认为,美军大张旗鼓地组建网络战司令部,实际上是承认美国已拥有越来越多的网络战武器,并急需制订关于如何运用这些武器的策略。
据披露,在软杀伤网络战武器方面,美军已经研制出2000多种计算机病毒武器,如“蠕虫”程序、“特洛伊木马”程序、“逻辑炸弹”、“陷阱门”等。在硬杀伤网络战武器方面,美国正在发展或已开发出电磁脉冲弹、次声波武器、激光反卫星武器、动能拦截弹和高功率微波武器,可对别国网络的物理载体进行攻击。而且,美国空军建立了一支专门负责实施信息网络进攻的部队——第8航空队,由信息战、情报、侦察、空中控制、电子战等9个联队组成,正在试验各种现有网络武器的效果,并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提供“确切的网上打击要求”,以便确定自己的作战手段和方案。
对此,有专家认为,美国遭受的很多网络攻击实际上都来自美国国内,美国政府在很多时候忘记强调本国公民在这一问题上扮演的角色,而热衷于渲染所谓来自别国的“黑客”、“网谍”等网络安全威胁,其目的无非是替自己发展网络进攻能力寻找借口罢了。 据《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