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32版:第一消费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传统豫酒的新文化根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酒道中原
传统豫酒的新文化根基

“酒好不怕巷子深”,这是一句流传已久、妇孺皆知的老话。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这句老话已被证明没有继续实践的价值。当国内众多酒业企业纷纷从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苏醒,着陆中原之时,河南白酒仍然在沉睡。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还不到60年时间,中原白酒曾经拥有红红火火的日子,也曾经暗淡无光,60年一个轮回,现在年轻中原白酒企业再次踏上艰辛的历程,在新世纪迈出一条科学、规范、健康的发展之路,要想确立适应大市场的经营战略,就有必要回顾那不平凡的过去。

晚报记者 谢宽/文

赵楠/图

始创:曾经沧海难为水

自古以来,河南省酿酒生产历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安阳殷墟和郑州商代遗址掘出大量樽、角、觚等饮酒的器皿;郑州、伊川还发现有商代和战国时期酿酒作坊的遗址。史书记载中最早的造酒者仪狄的杜康,都是河南人。宋代,河南造酒业更为发达。近代,河南酿酒业逐渐衰落,名酒失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省酒类生产品种单一,生产很不景气。历史上最为繁盛的开封市也只盛下三四家作坊。据当年统计,全省饮料酒总产量只有6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酿酒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扶持改造原有的私人企业,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国营酿酒企业。1948年6月,县人民政府再次恢复历史名酒宝丰酒的生产,起名为地方国营宝丰县裕昌源酒厂,成为河南省建厂最早的白酒厂家;1949年,河南四五酒厂正式建厂;1951年在几个酿酒作坊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张弓酒厂;1954年,在“水笼统”、“永禄美”酒馆的基础上,将唐河县源潭酒厂和南阳县龙泉寺酒厂合并为赊旗镇酒厂,后更名为河南省赊店酒厂;1958年皇沟酒业建厂;1968年,在十几个私人作坊的基础上正式建立鹿邑国营酒厂,初建时只有十几个工人,年产白酒1吨,这便是早期的宋河酒厂。

短短二十年间,河南白酒行业已经初具规模,有关业内人士介绍:尤其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省酿酒行业大力进行技术改造,狠抓产品质量,使酿酒工业迅速发展。到1987年,全省仅轻工系统就有酒厂103家,其中全民所有制酒厂86家、集体所有制酒厂17家,从业职工3万人;全年产量44、7万吨,其中轻工系统37.1万吨。1987年,全省乡镇企业中酿酒企业共有10377人,总产值11043万元。此外,自1979年开展产品评优活动后,到1987年全省酒类产品获国家银质奖4个,轻工业部金杯奖2个,银杯奖7个,铜杯奖4个,部优产品奖5个,省优产品奖40个,优秀新产品奖42个。宋河粮液、宝丰酒、林河特曲、赊店酒、杜康酒等一批优质名酒畅销许多省、市、自治区,有的还出口欧美、日本等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河南省食品工业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也为支援国家建设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成为全省轻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发展:审时度势在今朝

的确,河南白酒的昨天是令人难忘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回忆的。而河南白酒今天的境遇却有些令人尴尬和痛心。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激烈竞争不会原谅失误。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河南豫酒集团纷纷由国营企业改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改制后,由于企业对集体产权没有量化,尽管企业的性质改变了,但企业的包袱仍然很重,人员、负债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市场竞争中不能做到轻装上阵。而此时,国内酒业行业却迅猛发展起来。苏酒、徽酒西进,川酒、湘酒、黔酒、鄂酒北上,晋酒、冀酒、陕酒南下等各大派系显示出强劲的涿鹿中原发展势头,雄心勃勃地要在“中国白酒业出奇制胜”,这些情况的出现,对豫酒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豫酒究竟该怎么办?

客观地讲,河南白酒在本土市场所占的比重只有50%,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一方面品牌优势不突出,缺乏全国性大品牌和强势品牌群,一方面经济水平较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由于传统酿酒方式技术含量较低,加上替代技术的产生,许多中小型白酒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一般应运而生,白酒行业利润空间大大缩小,河南白酒在激烈的竞争中基本丧失了竞争能力。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选择也越来越多。河南白酒本身的生产工艺和口感决定了其浓厚高度酒的特质,可除高档白酒多为知名高度白酒外,大众消费型白酒主导产品多为42度的低度酒。这样一来,河南白酒没有开发出适销对路,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可以说非常一般,以低档产品为主、市场主要活跃在中原地区,自然要遭受重创,陷入“提价找死、不提价等死”的两难境地。

2006年,为控制白酒生产过度和饮酒浪费,国家开始调整白酒消费税征收办法。据业内相关人士调查分析,由于高税收和白酒行业日渐减少的利润,造成了成本价和市场销售价的倒挂,形成了卖得越多就亏得越多的恶劣局面。看来,河南白酒应该重新转换思维方式、改变经营模式,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是出路所在。

调整:重整“河山”待何时

面对河南白酒的现状,豫酒人思索最多的是豫酒应如何尽快调整结构、重进市场。“研发高中档酒品种,减少低档酒生产”,所谓“高档酒横冲直撞,低档酒上山下乡”就是这个道理。

而对于整个豫酒行业而言,却并简单。在这种情况下,豫酒“抱团打天下”的决心孕育而生。这项“豫满中国”的出现是河南酒业协会长期分析研究、策划总结出孕育而生的结果。从2005年广州国际酒饮博览会到2006年北京国际酒博会,从2006年西安糖酒会到2007年哈尔滨糖酒会,乃至2008年长沙糖酒会,每到一处,河南酒业协会均召开新闻发布会,壮大声势,豫酒“抱团”模式逐步得到业界广泛认可。

在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看来,豫酒的发展,首先要以抱团取暖经济理念,利用秋季全国糖酒会在郑州召开的契机,以“豫满中国”为纽带,利用中部糖酒会和秋季全国糖酒会为基础,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展示河南酒业的崭新面貌;其次,要全面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做豫酒企业的代言人;然后结合河南白酒企业的发展需要,研究制定《河南白酒产业发展战略纲要》(草案),报送有关部门发布实施。《纲要》突出整合河南白酒产业抱团取暖、抱团打天下的资源,鼓励并帮助河南白酒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整个河南白酒产业全面发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豫酒在全国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有关业内人士坦言:豫酒的教训是我们在重振河南白酒业的路上必须吸取的。豫白酒走过了由兴旺到衰落的过程,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市场发展的原因,更有企业自身管理和人为的因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发展中,一直在应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条定律。对于豫酒而言,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变”与“不变”相协调,如品质上要一脉承传,坚持诚实经营、周到服务理念不能变;在配方、工艺、方法背后的标准不能变,这既是一种质量的保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如果变了,老字号的信誉和文化就都不存在了。而在经营的过程中,经营思路要求变、求新、常变、常新,豫酒酒业需要善于应对环境变化、抓住豫酒抱团的机遇,在营销策略上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灵活多变”,也就是说,酒好还需要会“吆喝”。

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是的,我们应该感谢竞争。但我们也应该相信,河南酒业会在经历一番阵痛之后,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