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06版: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人挺直脊梁
新世纪曙光初现
郑州之最(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治沙开渠
河南人挺直脊梁
2005年1月6日,“红旗渠精神巡回展”在郑州市博物馆举行。晚报记者 马健 图
1966年4月21日 头版报道《我省林县红旗渠昨日竣工通水》

当时对焦裕禄的报道,本报还特派记者到兰考,写作了感人的《兰考行》系列报道……系列报道图文并茂,都刊登在头版,反响强烈……对焦裕禄事迹的报道,对焦裕禄精神的宣传,本报没有间断。在翻阅历年报纸的时候,发现《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对于时代精神、时代人物的报道宣传都非常重视。焦裕禄精神,一直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今年焦裕禄逝世45周年,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郑州晚报》也对我市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报道。

向榜样精神致意

1966年2月15日,《郑州晚报》头版头条《向焦裕禄学习 做毛主席的好学生》,并刊发《兰考行》等学习焦裕禄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同年4月21日,本报头版整版报道《我省林县红旗渠昨日竣工通水》,标题套红,配发两张大图片。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于1964年5月14日病逝,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45周年纪念日,焦裕禄同志是党的优秀干部,生前担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带领群众同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45年来,焦裕禄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一直铭记在人民群众心里。他那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动力。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10年有余。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州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焦裕禄系列报道反响强烈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论是对焦裕禄精神事迹的报道,还是对红旗渠精神的报道,以及对学习雷锋精神等的报道,都很好地体现了本报“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的媒体责任。

当时对焦裕禄的报道,本报还特派记者到兰考,写作了感人的《兰考行》系列报道,1966年2月15日《初步印象》、 17日《在韩村》、18日《张庄的沙丘时代》、19日《瞻仰焦裕禄同志生前的办公室》……系列报道图文并茂,都刊登在头版,反响强烈,据报社社志记载,该系列报道被多家报纸转载。

对焦裕禄事迹的报道,对焦裕禄精神的宣传,本报没有间断。在翻阅历年报纸的时候,发现《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对于时代精神、时代人物的报道宣传都非常重视。焦裕禄精神,一直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今年焦裕禄逝世45周年,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郑州晚报》也对我市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报道。

本版撰文 晚报记者 董洪刚 张改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