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36版: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背街小巷 悄悄然改变旧模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背街小巷 悄悄然改变旧模样
小街地面硬化,墙面上也刷了色
一名工人正在拆除临街的门面房,校园里的绿树、草坪已历历在目。

新闻背景

如果说主干道是一个城市的骨架,那么背街小巷则是一个城市的“血脉”。与几年前背街小巷的脏乱差相比,如今居住在小街巷的郑州人不再为门前道路坑洼不平而抱怨,相反却多了几分自豪感。而这一切,得益于郑州市连续实施的支路背街小巷改造工程。2002年9月28日,《郑州晚报》头版报道,时任郑州市委书记的李克骑车暗访背街小巷,并确定在2003年开始整治背街小巷。此后,本报对背街小巷进行了持续报道。2003年6月2日,郑州市背街小巷管网改造工程正式开工。

[ 最新进展 ]

今年还要改造上百条背街小巷

尽管政府每年都把改造背街小巷、打通断头路作为城建工作的重点,但是,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依然会有新的背街小巷和断头路出现。

2009年1月19日,《郑州晚报》记者从郑州市城市城建工作会议上了解到,11项2009年城市建设工作目标已经确定。2009年,郑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将达到90亿元,还将完成新建、改建道路立交和打通断头路28处。

2008年郑州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完成基础建设投资73个亿,新修扩建道路、立交及打通断头路31条(座),拆除各类有碍观瞻和违法建筑50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30万平方米,道路交通、环保、管网等一批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2009年初步计划安排城建项目80项,计划投资180亿元。包括市政道路、立交工程19项,综合整治重点工程14项、环保设施建设8项、园林建设工程6项,其他项目33项。据悉,为解决市区交通拥堵问题,今年将加快轨道交通网、BRT系统、高架快速路等建设,进一步完善三环以内断头路打通工程,完善人行过街设施,加强静态交通和交通疏导设施建设,提高市区通行能力。

另外,今年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中原区、惠济区将开展百条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加快公厕等服务设施的完善,真正解决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

市委书记暗访背街小巷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市的环境卫生也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主干道越来越宽敞、越来越干净,但是,背街小巷的路况却不够理想,这一现象也引起了《郑州晚报》记者的关注。

2002年9月28日,《郑州晚报》记者到背街小巷采访,在康复后街意外地看到了正在这里暗访的时任郑州市委书记李克。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李克书记一行是骑自行车查市容的。

当时居住在康复后街的退休工人郭新芝大娘曾激动地说 :“我把这条街上的卫生治安问题,向李克书记说了。多年来,这里都是卫生死角,窨井盖烂了很长时间,路上堆了好几堆石子、砖头,路面坑洼不平,路灯也不亮,经常有人家里被盗。”

住在康复后街四排房的退休工人袁宝才说,“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第一次看到市领导骑自行车来我们家属院。我们知道领导工作忙,能抽出时间来看看,我们就很感动。群众需要的就是办实事。郑州市这几年的变化,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如果背街小巷也治理得和大街道一样漂亮,就更好了。”

记者就此事向有关部门了解,李克书记这次查访背街小巷,主要是为了2003年如何整治好背街小巷,真正改善最基层的市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前期调研。

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正式开工

经过科学地筹备和规划,2003年6月2日,郑州市背街小巷管网改造工程正式开工,首批改造的有20条道路。

华山路与西三环之间的伊河西路(原名河南路),原来是一条晴天扬尘、雨天泥泞的土路,经过改造后,这条路告别了破旧不堪的旧貌,变成了一条漂亮的沥青路,实现了人车分离。

2004年,郑州市加大了力度,计划完成83条背街小巷的改造。为了让背街小巷的改造更加完善,改造工程指挥部还通过《郑州晚报》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且,郑州市政府还专门召开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听证会,请各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提意见、支招。3个小时的听证会上,就收集到近百条意见,涉及40多条道路的改造。

同年8月5日,李克察看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时明确提出:“背街小巷是老百姓的聚集地,与群众生活、工作、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背街小巷改造要坚持质量第一,一定要抓细抓实,下决心解决好。”

背街小巷改造工程,让居住在郑州的人们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北站西干道两边居住的是铁路职工,数十年来道路无人维修,无人保洁,路面坑坑洼洼,杂草丛生,垃圾连绵,一到夏天蚊蝇成群。今年,郑州市投资对这条路实施彻底修复。目前,这里机声轰鸣,随着工人们的精心施工,路面一天一个新变化,附近居民喜上眉梢。

在郑州,像这样变化明显的支路背街小巷可谓不胜枚举。

从2003年起,背街小巷整治年年都是郑州市中心城区整治的内容,并由专门成立的支路背街小巷整治指挥部负责统一规划协调。

截至目前,共对500多条支路背街小巷进行了改造,仅今年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就改造支路背街小巷121条,改造长度6.5万余米,铺装环保人行道板12万多平方米,新栽侧石4万余米,复浇路面近28万平方米,埋设污、雨水管道1万余米,使全市绝大多数支路背街小巷达到“路平、灯明、水通、安全、卫生”的标准,实现了李克提出的让市民在创卫活动中得到实惠的要求。

打通断头路形成“微循环”

背街小巷的改造升级,使得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然而,仅改造背街小巷是不够的,因为,断头路阻碍了郑州交通的发展。政府在着手背街小巷改造的同时,也在全力筹划打通一批断头路。

2007年1月15日,郑州市公布的当年首批重点项目显示,将投资7.99亿元打通10条断头路,分别是:西站路、紫东路、沙口路、秦岭路、金杯路、中原西路、货站街、沈庄北路东段、新柳路,郑州市航海东路至中牟万三路段。

首批列入名单的断头路中,有9条路在三环以内出现断头。郑州市大项目办有关官员表示,这些道路打通后,郑州市三环内的路网结构将得到优化,有利于在区域内形成交通“微循环”,从而解决交通堵塞问题。

首批项目中,郑州市还将启动文化路、东明路和花园路的综合整治,改造3.8公里的京广路,其宽度将增加至50米,配合火车站西出站口建设,郑州市东西向交通“肠梗阻”难题有望得以解决。

其中,秦岭路的打通特别引人关注,根据规划,将把秦岭路打造成西区的“财富大道”。2007年4月20日,秦岭路最后一段伊河路与岗坡路段正式开通,自此,由航海路到农业西路的秦岭路打通工程全线贯通,并接通已经开通多年的秦岭北路。该路段交工时间虽然向后拖延了近半年,但是却在路面下增建了一个长1050米的“超级地下商场”。

秦岭路规划红线宽度为40米,其中,快车道25米为双向6车道,人行道7.5米。此次秦岭路打通工程南起航海路,北至棉纺路,全长4000多米,与棉纺路以北的秦岭北路相连接,自此,由航海路到农业西路的秦岭路打通工程全线贯通,秦岭路通车后大大缓解西区的交通压力,之后,郑州西区南北向行驶又多了一种选择。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