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38版: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汴一体 顺民心梦想变现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郑汴一体 顺民心梦想变现实
郑开公交开通,郑汴一体化又迈出坚实一步。
郑开大道开通,两市互换“金钥匙”。

新闻背景

2001年12月20日,开封宋网论坛一篇标题为“开封会被郑州兼并吗”的帖子,引起网友们的热烈关注,从那时起,郑汴一体化就成了很多人的梦想。2004年12月17日,《郑州晚报》用3个版的篇幅对郑汴一体化的种种可能展开讨论,并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持续的关注。2005年8月17日,时任河南省省长李成玉赴开封调研,正式提出:建设郑汴城市连接线。郑汴一体化发展序幕拉开。时至今日,郑汴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已经清晰,郑汴产业带也正在紧张的建设中,一个全新的经济区域中心蓄势待发。

[ 未来展望 ]

郑汴新区值得期待

电话、邮政实现同城,银行存取款实现“同城待遇”都是铺垫,郑汴产业带的建立才是郑汴一体化的核心。

2007年10月16日,由河南省发改委牵头,包括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建设厅和省交通厅在内的5家单位在中牟召开协调会,针对郑汴产业带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成立了郑汴产业带发展领导小组。而早在8月3日,郑州市郑汴产业带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郑汴产业带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2007年10月22日,《郑州晚报》记者在中牟县采访时,郑汴产业带管理委员会环保建设部门的张春告诉记者,第一期进驻郑汴产业带的项目共有7个,其中白沙组团分别有河南财税专科学校、白沙组团服务区、河南汉方药业有限公司、河南奥林特制药厂和郑州铝业5个项目,官渡组团有明丰大蒜深加工厂、大成集团的生物化工两个项目。

2009年6月18日,河南省政府正式印发了《郑汴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指出,郑汴新区的总面积约2077平方公里。

再过5到10年,郑汴新区将建设成“五区一中心”的“复合城市”,即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服务的区域服务中心。

从民间话题讨论到官方认可

虽然在学术领域,十几年前一些专家就提出了“郑汴要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但当时并没有多少人重视,引起人们强烈关注的还是网上讨论,而此时,专家学者的理论也从头脑中的“郑汴一体化”思想萌芽走向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设想。

一切似乎顺理成章。

郑州至开封仅70公里,走高速仅用30多分钟,甚至比从郑州东区到西区耗时都少。更值得期待的是,郑州全力向东发展,郑东新区呼之欲出,开封强力向西扩张,杏花营组团早在规划。

“听说,郑州正在规划郑东新区,最东到达圃田镇。而我们开封还要继续开发西区,可以展望,不远的将来,郑州市区和开封市区将要接壤。到那时开封有可能就变成郑州一个卫星城了。”

2001年12月20日13时47分,一位网名为“叶笑风”的网友在开封的宋网论坛上发了一篇标题为 “郑州会否兼并开封”的帖子,拉开了在公开场合讨论开封是否应该与郑州加强合作的序幕。帖子发出后,立即引来了网友们的热烈关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参与相关话题讨论的有数万人,其中,不乏一些学者。

逐渐,民间的讨论开始引起官方的重视。

2004年8月,受河南省发改委委托,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启动《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报告》建议:“十一五”时期,应优先推动郑汴一体化发展。

本报率先推出系列报道

郑汴一体化被官方提上日程,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发展郑汴一体化?2004年12月17日,《郑州晚报》率先推出了“郑汴一体化”系列报道,当天,用3个版的篇幅对郑汴一体化的种种可能展开讨论,并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持续的关注。

参与这一系列报道的郑州晚报首席记者张锡磊回忆说:“接到这个采访任务时,我异常兴奋,郑汴一体化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构想,一旦变为现实,它将会影响到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城市格局。作为一家主流媒体,面对这样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也有义务为推进这样的事情出一份力。”

据张锡磊介绍,采访中,一些专家认为,相比中原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郑州、开封两市具备更多实现一体化的客观条件。换句话说,郑汴一体化更具可能性和可行性。郑汴一体化的实现将会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状态,虽然我们现在还只能去展望,但可以想象,在后一体化时代,如果你想携三五好友去品鼓楼的夜市、赏清园的美景,将会像同一个城市一样方便,郑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障碍也会一一消除。

假设可行的话,“郑汴一体化”的第一步应该从哪里迈出?到底如何实现一体化?最终他们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实现郑汴一体化有没有困难?有哪些门槛需要跨越?

当时,《郑州晚报》记者通过对普通民众、专家学者和官员的采访,报道从“郑汴先行的五个理由”、“郑汴一体化的七大设想”、“郑汴一体化的六个门槛”等方面对郑汴一体化展开全面深入的讨论。

设想逐渐变成现实

事实证明,《郑州晚报》的不少提议已经变为现实。比如,取消“过路费”, 郑汴通公交。

2005年12月5日,中共河南省委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豫发〔2005〕25号),明确提出“尽快开工建设郑州至开封城市连接通道,抓紧沿线规划和开发,加快郑东新区、中牟组团、杏花营工业板块建设,率先实现郑州与开封对接”。2005年12月6日,郑汴城市连接线开工建设。

2006年9月30日,郑汴城市连接线即将建成,受省发改委委托,郑州市地名办通过《郑州晚报》等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郑汴城市连接线道路名称,读者参与热情极高,最终确定这条道路为“郑开大道”。

2006年11月11日,在《郑州晚报》的倡议下,联合《汴梁晚报》发起,郑汴两市数千群众自发参加了郑开大道暴走活动。

2006年11月19日,郑开大道正式开通,郑汴一体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也被看做是郑汴一体化的真正开始。

《郑州晚报》在“郑汴一体化的七大设想”的报道中还提到,电话、邮政能否实现同城?银行存取款能否“同城待遇”?

公众的期盼没有持续很久。2006年11月1日零时起,两市间固定电话长途通话资费下调30%;以套餐方式取消两地间移动电话的漫游费和长途费,实现了市话收费。

随后,两市商业银行联合发行了“联名世纪一卡通”银行卡,两市居民、企业在郑州市和开封市商业银行各网点凭卡支取现金,免收手续费。邮政部门也签署了合作协定。郑汴特快邮件实现当日投递、当日送达;推出郑汴城区同城礼仪配送服务,两地享受同城价格;两地居民可在当地买到对方城市的火车票、长途汽车票等。

本版撰文 晚报记者 袁帅

王梓 常亮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