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77版: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闻在前方 他们都是追梦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新闻在前方 他们都是追梦人

晚报记者 范光华

【他们曾经在这里挥洒青春,如今退出一线,默默地关注着她的成长】

康群(郑州晚报原总编辑)

60年,报社和共和国同步发展,一年比一年强。一个报社要搞好,一定要争创一流,要怀大目标,工作要做细,为职工谋利。要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团结办报,民主办报,创新办报,希望报纸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

王振洲(郑州晚报原副总编辑)

60年的根基,60年的经验,报社不断发展壮大。在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群众的支持下,一批批郑报人精心耕耘,努力使我们的新闻事业常青。

报社是一个培养教育青年,让年轻人发挥自己的才能,锻炼成长的地方。希望大家不断提高自我,把报纸越办越好。

席春香(印刷厂退休职工)

时即共和国60华诞,《郑州晚报》60周年,我是原晚报印刷厂激光照排车间主任,工作了38年,目睹《郑州晚报》一步步走来,发展壮大,从《郑州晚报》1990年试刊正式出版,从小报到大报,从黑白报到彩报,从告别铅与火到实现光与电,这一幕幕场景在脑海里浮现出来,渐渐清晰。

回首,心潮澎湃,展望,愿《郑州晚报》办成一个关心国计民生,关心弱势群体,深受群众喜爱,省会乃至全国一流的报纸。

【他们曾经在这里追逐梦想,如今在别处施展,却依然不忘曾经培养过自己的地方】

卢曙光(原郑州晚报首席记者,现任海燕出版社发行公司经理)

晚报要过60岁生日了,60年的记忆长河中,我在晚报的模糊身影可能算不上晚报发展的一滴水,但我还要为她祝福,毕竟那段日子,我过得最真切,这是我现在的感受。

离开“独家责任”已经一年了,怀念那一种美丽而又难得的缘……“独家责任”是我以前工作的栏目,也是我和我的那些朋友、死党们一起度过的地方,至今,在我阅读晚报的方式中,寻找一个红色的印章是我看报纸最大的冲动。

方舟(原郑州晚报编辑,现任河南日报体育编辑)

七年前,继承“郑州晚报”的血脉,你衔玉而生。五湖四海的新闻人一时应者如云。初出校园的我有幸忝列其间,亲历了一个报业传奇的新纪元。

人生的太多第一次都与你紧密相连。虽然已离开你多年,每当听到你的消息,还是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逝水流萤,风云聚散,今天,岁月之手为“郑州晚报”镶嵌上了第60圈金色的年轮。而作为一份新兴的都市报,你也出落得愈发青春明艳、光彩照人,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迷人风景。

我仿佛已经窥见,多年以后,在华丽的舞台中央,你舞步翩跹,目光流转之间更加仪态万方。我则会对旁人得意地炫耀:“她,就是我的初恋!”

叶辉(原郑州晚报编辑,现任《投资与理财》杂志首席记者)

不知不觉间来北京定居已经三年多了。偶尔想起,总觉得时间快得吓人,恍惚间觉得自己还在郑州,还在与晚报的同事们一起做版,下夜班后一两点钟要闻组一起去对面喝啤酒吃夜市。

北京媒体圈朋友相聚,除了问“你原来在哪里上班”,还喜欢问“你老家是哪的”。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郑州晚报”,至于第二个问题,除了说“浙江”外,如果在场的有河南人,往往还会补充一句“我是半个河南人”。

偶尔我也会想,如果不是因为追爱来北京,现在很可能还在郑州晚报上班,还在与大家一起“战斗”。

在河南上学并参加工作,这里的一切我太熟悉,这里有我太多朋友,也有太多美好回忆。

寇金明(原郑州晚报记者,现任南方都市报记者)

在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印象里,60周年的郑州晚报历程,远没有2002年晚报改版以来的日日夜夜明晰。

我、陈平生、石占卫和郭秋成等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新闻理想的鼓动下,意气风发,干劲十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弹指间,已经离开郑州的江湖多年了。每一个心灵都值得尊重和爱护,这应该是晚报持之以恒的操守和秉性,从而去关注民生百态,关注社会进步,也记录着郑州正在发生的点滴细节。

常燕民(原郑州晚报编辑,现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晚报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当年晚报全新改版,绿城震动,对手惶惶;众兄弟北上京城,壮志凌云,一时无二。离开六年,晚报,晚报的人和事,与晚报相关的人和事,清晰如昨,亲切依旧。

时代瞬息万变,传媒一日千里。作为一名曾经在晚报战斗过的老员工,很高兴看到报社迎来六十华诞。

“郑州晚报是郑州市的名片”,当初的梦想已经实现。希望这张名片熠熠生辉,青春永驻!

涂重航(原郑州晚报记者,现任《新京报》深度报道部记者)

上次回郑州采访,一个人晚上在晚报大门口站了很久。

大楼里面仍然灯火通明。送报车还是老样子,司机师傅们在门口聊天。

恍惚这还是昨天的情景吧,但时间却拉长了5年。

从晚报出来,一路跌跌撞撞地走到现在。现在觉得,人生最快乐的时候可能就是那两年。

一篇400字的消息,如果做的跟外报角度不同,也会高兴很久。在晚报工作的日子,是怀着理想激情奋发的日子。充满激情的时候总是最令人难忘的。而今,不管走到哪里,感觉自己还打着郑州晚报的烙印,因为那里记录着我的成长。

【他们依然坚守在这里,怀着感恩的心,为她的成长尽心奉献】

郭韬略(郑州晚报首席记者)

如果用两个字来表达对这家已经有了60年历史的报社的情感的话,我想是“感恩”。虽然有点儿“俗”,但很真实。

2002年我加盟《郑州晚报》,她让我的职业生涯上了一个台阶;2004年、2006年前往雅典和德国现场采访,她让我成为当时省内还为数不多的完成世界杯、奥运会“大满贯”的体育记者之一;她给我提供了足够多的机会去接受锻炼不断成长,她也给了我足够大的平台供我施展。

60年,报社已进入“花甲之年”,但在这里丝毫感受不到暮气与僵化,有的只是激情、冲劲儿和信心。祝福报社,她会有更光明的前途、更值得期待的未来,就像祝福自己一样。

刘玉洲(郑州日报社印刷厂印前车间主任)

在报社60年的风雨历程中,包含着所有郑报人的艰苦创业和倾心付出,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有幸参与了其中的30年,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这里对我来说,是个不离不弃的家。

告别铅与火,驾驭光和电。1990年报社引进先进的激光照排系统,我幸运地成为第一批学习操作电脑的工人之一。作为一名为新闻工作服务的印刷工人,作为郑报人的一员,能为报社添砖加瓦,我感到很幸福很自豪。

毛华(郑州晚报广告经营中心卖场部主任)

2002年到今天,我与报社已经共同经历了7年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报社7年的蓬勃发展。在这段时间,和很多优秀的人成为同事,让我受益匪浅,并且我相信在将来也一定会深深地影响我。在报社的培育下,我对报纸的经营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这段时期得以快速成长,并深深感受到报社给我带来的社会荣誉感。

徐富盈(郑州晚报首席记者)

自2002年改为都市报纸以来,她真正成了基层群众的报纸,与市民亲密接触,报纸生存基础越来越雄厚,它像一株大树,越发健旺,我也有幸成为这张改版报纸最前沿的记者,一干就是七年。

其间也有不少记者跳槽离开,但我一直坚守着这株“大树”,并与它一起快乐成长。就如一位名人写的那句话:每到秋天,总会有一些枯叶落下或者离去,但大树依然挺拔。我坚信这句话,更适合郑州晚报。

王梓(郑州晚报摄影记者)

我来到晚报整整8年了,从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记者,经历太多酸甜苦辣。回首记者生涯,我觉得丰富又充实,有那么多的人和事从我的镜头中闪现过,时时涤荡我的心扉。

我庆幸自己是记者,才拥有这样的机会去感受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对我来说,忠实地记录后用心去体验,这也是一种美妙的人生境界!

陈泽来(郑州晚报副刊编辑)

我是2002年从一家专业报跳槽过来的。晚报先进的出版流程,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宽松的社会环境,无不让人耳目一新。刚改版的那两年,晚报承诺365天天天有报,尽管每天都要熬夜到凌晨,但编辑记者们都神情专注,精神抖擞。许多年来,在整个城市鼾声四起的时候,郑州西郊的这座大楼,依旧人声鼎沸、灯火通明——正是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厚爱,正是作为新闻人的抱负和责任,让我们无怨无悔,并义无反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