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65版: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非典突来袭 天使成“非常战士”
开栏的话
《热血八年》展示郑州抗战历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非典突来袭 天使成“非常战士”
55岁的保洁员何宝香在被隔离的大楼里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晚报记者 白韬 图
第一批离开隔离区的医护人员与继续留守的同事们紧紧拥抱,久久不愿离去。 晚报记者 白韬 图

新闻回放

时间:2003年2月~6月

有人形容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好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本报记者零距离忠实记录了防治“非典”第一线的“战争”主角——医护人员。

2003年5月12日,本报非典系列报道选择护士节当天推出《非常战士》特刊,多角度全方位记录抗击非典工作进展,向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白衣天使致敬,而在抗击非典系列报道策划中,本报记者甘冒风险勇于奉献,也使得自己成为采访战线上的“非常战士”。

非典来袭 本报全程关注记录

SARS在2002年11月初在中国广东省的佛山市最早出现,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症,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类别,中国媒体普遍简称其为“非典”。其后,此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扩散到了香港,并由香港地区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中国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2003年夏季,染病人数日减,病情得以完全控制。

非典来袭,历时弥久,全城为之关注,作为省会主流媒体,本报成立报道团队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关注,10多名记者在疫情发展的近半年的时间内,全程关注记录非典疫情和我市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最新动态,以权威的发布赢得了各界好评,以客观的报道安定了绿城民心,而其重磅策划关注一线医护人员,更是为市民刻画了一个感性的抗击非典英雄群体形象。

关注疫情 多路记者追踪采访

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炮火却充满生与死的硝烟,没有先兆来得迅猛而又突然的遭遇中,本报记者反应及时迅速,克服困难甘冒风险亲临一线获取了大量第一手信息。

2003年4月21日本报刊发《了解非典,请拨热线》、《走近非典防治第一线》等新闻,就关于非典病症和治疗各种说法引发的种种猜测,邀请市卫生局有关领导及专家接听本报热线,并派出记者走进定点医院采访一线新闻,给市民一个了解非典防治真相的机会。

随后的日子里,本报多路记者分别走进郑州火车站、走进市区公交车站、走进各大电影院、走进省会大专院校、走进劳务市场……走进每一个人群密集的地区。

2003年5月初,非典疫情大面积发生,本报记者采访来自抗非前线的最新动态,客观详实地报道疫情变化,帮助市民恢复信心,增长勇气,重新树立起战胜病毒的信念。

推出特刊 向一线医护人员致敬

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常常来不及给恋人一句叮咛,来不及给丈夫道声平安,来不及给妻子留一行祝福,来不及对孩子深情地看上一眼,就匆匆地冲上抗非高地。本报策划推出护士节抗击非典特刊,对这一可敬可爱的英雄群体进行集中和近距离的报道。

2003年5月12日,本报护士节《非常战士》特刊推出,《天使之爱》记录下隔离病房护士宋磊的特殊生日,《非常时期最可爱的人》展示了医护人员的整体风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饱含着普通医护人员抗击非典的勇气和决心,《想念您,我的妈妈!》让医护人员的感情喷涌欲出,有关隔离、有关想念、有关亲情、有关爱情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抗击非典的一线医护人员的喜怒哀乐全都通过本报《非常战士》特刊全部展现。

摄影记者白韬在郑州市六院传染隔离区,拍下了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医护人员的真实画面——《隔离,我们不寂寞》,记录共同生活在隔离病区这道战壕里的医护人员,他们从容而坦然的面容,在隔离区的寂寞中送走一个个紧张的黑夜,迎来一个个忙碌的白天。

记者亲历 消毒水蚀破两套摄影马甲

“在我们遭遇非典的日子里,一群白衣天使在无私无畏、默默无闻的行动中奉献着,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安全……”本报摄影记者白韬参与报道了2003年抗非采访工作,因为多次进入隔离病区,他对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医护人员有着特殊的认识。

白韬回忆2003年本报成立抗击非典报道小组的时候,他认为同事都知道加入小组需要勇气,也需要随时提防来自病毒的侵袭,但大家还是义无反顾地纷纷主动请缨。“魏铭言、何可这些当时的同事,都曾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走近隔离病区采访抗非一线人员,其实大家都很紧张,但新闻记者要做出自己的选择,他们赢得了大家的尊敬。”白韬说,医护人员在隔离病区火线入党,美丽护士在隔离病区过本命年生日,工作人员的日常换班通过本报抗非报道小组展现在绿城市民眼前。

白韬本人曾多次进入隔离病区,还陪同当时的卫生部官员进入隔离病区最深处,零距离感受抗非前线的紧张,他认为有关非典传言并不可怕。“当时穿了三层防护服,正值夏季,温度很高,出来时总是一身汗,一群同事往身上洒消毒水。”白韬说,每次从隔离病区回到办公室,都会被摄影部的同事们“勒令”站在墙角,然后大家就会拿起消毒药水往他的身上喷洒,这直接导致他两套心爱的摄影背心被消毒水腐蚀破。本版撰文 晚报记者 汪永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