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66版: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穿越罗布泊 绝境救助探险者
《龙行青藏》关注“天路”开通
《感恩》给你倾诉的机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穿越罗布泊 绝境救助探险者
脱险之后,北京游客激动地流下泪水。 晚报首席记者 贾俊生 图

新闻回放

时间:2005年4月~5月

2005年,由郑州晚报、新浪网、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郑州电视台、中国国家地理等媒体联合组织,河南商界部分知名企业家及相关媒体记者组成的丝绸之旅采访团启动,整个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其间“死亡之海”罗布泊绝境救人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

时任省委宣传部助理巡视员杨健认为,郑州晚报策划的“丝绸之路”联合采访活动很有意义,在河南新闻史上应该铭记。郑州晚报联合电台、电视台,国内知名的网站和杂志,进行五位一体的宣传报道,为河南新闻界跨媒体联动提供了可操作性案例。在穿越“死亡之海”时成功营救4名探险者,更体现了河南媒体的高度责任感,树立了河南人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立碑罗布泊 成功穿越创新闻单位之最

2005年4月29日,由郑州晚报主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新浪网、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郑州电视台等单位48名勇士参加的主题为“纵观西部开发,奋力中原崛起”重走丝绸之路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启程,时任郑州市委常务副书记赵建才,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丽萍,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保山,市政协副主席李西海等领导在商城遗址为采访团举行了盛大的送行仪式,赵建才鸣响“发令枪”,采访团车队在锣鼓声中出发。

现实中“丝绸之路”已被“欧亚大陆桥”所取代,而郑州正好处在欧亚大陆桥上,有着特殊的经济、政治、物流环境,承担着中原经济腾飞强力引擎的角色,也是中国西部省份的大通道,“丝绸之路”作为古代连接欧亚的一条重要通道,同时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地区。采访团在总领队郑州晚报副总编辑的带领下,历时一个月,行程1.3万公里,历尽艰险磨难,圆满完成了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站五位一体的多媒体联合跨区远征采访任务。

2005年5月8日,经过艰苦跋涉到达罗布泊中心的采访团在湖心沙地上立下“愿春天降临罗布泊”的纪念碑,把中原儿女为罗布泊企盼春天、企盼绿色的心愿永远镌刻在了罗布泊的最深处,此次有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网站等多家媒体单位,40多人、12辆车穿越成功尚属首次。穿越人数、车辆之多,也为历年来新闻单位之最。

路遇迷路者 绝境施援传为佳话

2005年5月5日,当采访团到达罗布泊彭加木失踪地时,偶遇四名来自北京、新疆被困罗布泊五天四夜迷路探险者,冒着缺水断油被困戈壁沙漠和迷路者同样遭难的危险,主办方、采访团领队郑州晚报副总编辑毅然决定冒死营救,终于一起脱险,到达安全地带,一时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美国侨报、羊城晚报、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外上百家媒体高度关注和报道。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两次飞赴乌鲁木齐、郑州两地进行了实地采访,真实记录了河南人罗布泊救人壮举,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邀请本报副总编辑讲述“生死罗布泊”,并于当年6月19日黄金时间在1套、10套“周末讲述”栏目专题播出,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当年8月6日、7日,凤凰卫视在“鲁豫有约”两次强档推出“生死罗布泊”专题,国内外数百家媒体争先报道河南人救人壮举。“死亡之海——罗布泊生死大营救“系列报道同时获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穿越罗布泊到达新疆若羌后,时任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丽萍又给领队打来电话:“首先祝贺你们穿越成功,特别是在这次穿越中,你们又救出了4名迷路的探险者,为河南人争光,为郑州媒体添彩!在丝绸之路下一步采访中,联合采访团要继续发扬吃苦耐劳和团队精神,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

功成凯旋 采访团队受到高度评价

2005年5月30日,恰逢郑州晚报创刊56周年、全新改版3周年,“丝绸之路”联合采访团圆满返郑,时任省委宣传部助理巡视员杨健、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席保安、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张光辉、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张乃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宪敏等领导专门赶到高速公路入口处迎接。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今天,联合采访团选择重走丝绸之路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时任郑州市市长王文超发来《致“走西口——丝绸之路”联合新闻采访团的贺信》中说,联合采访团圆满完成了多媒体联合跨区域远征采访任务,并且在穿越生命禁区罗布泊时成功营救出4名迷路探险者,向西部人民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原儿女的美好形象,用行动为郑州新闻界和河南人赢得了掌声和喝彩。

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郑州市委常务副书记赵建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丽萍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宣传部助理巡视员杨健评价,郑州晚报策划的“丝绸之路”联合采访活动很有意义,在河南新闻史上应该铭记。郑州晚报联合电视台、电台,国内知名网站和杂志,进行五位一体的宣传报道,为河南新闻界跨媒体联动提供了可操作性案例。在穿越罗布泊时成功营救4名探险者,更体现了河南媒体的高度责任感,树立了河南人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心怀感念 罗布泊今年竖起感恩碑

“走西口——丝绸之路”时至今日依然余音袅袅,来自北京和新疆的迷路探险者在获救4年后,在被困地立下感恩碑,以做永远纪念。

这块名为“感恩碑”的石碑碑文内容是:“公元二零零五年五月五日,在此困五天四夜;汽油尽,水粮绝;濒地狱时,《郑州晚报》采访团突现重生。中国假日 钟明 马晓梅 北京游客 吴庆斌 李清 于二零零九年五月四日。”“到我们被困的地方,为郑州晚报立一块感恩碑,是我们多年的心愿。今年4月30日,我们再次进入‘死亡之海’罗布泊,就是要实现我们多年的愿望。”2009年5月2日,钟明在罗布泊用卫星电话联系本报说,已经将感恩碑立了起来,而为了让石碑更为坚固,他还专门从乌鲁木齐带来了水泥,砌了碑座。

见证钟明立感恩碑过程的河南商丘人丁先生说:“钟明的心愿终于实现了,我作为一个河南人也非常高兴,非常自豪。”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