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70版: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举办邻居节 绿城尽开和谐花
携手市长电话进社区
开栏的话
全城善意欺骗高考女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举办邻居节 绿城尽开和谐花
邻居节活动“吃百家饭”。晚报记者 张翼飞 图
小业主精彩表演。晚报记者 常亮 图

新闻回放

时间:2005年5月28日——2008年6月

曾经,你我住在一栋楼,脚步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那一年,邻居节开始了。你我都走出家门,相互说声“你好”,灿烂的笑脸随即绽放,相约到社区小游园种下“邻居树”,签下“邻居公约”。从此以后,那道铁门,不再是冰冷的提防;邻居,也不再是字典上冰冷的字眼。

正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2006年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所说:“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要从社会的最基层开始做起,从每个邻居、每一栋楼、每一个社区做起,那么我们最终才能够构建和谐社会这座大厦。”

2005年第一次举办,邻居节常设在5月

满城尽开邻居花。6月17日,说起郑州市邻居节,管城区陇海马路办事处的秦义红如此总结。“那几个月,社区活动明显增多,吸引大家走出家门,交流的多了,相互帮扶的多了。”

他描述的,是第二届郑州市邻居节的情景。因为第一届邻居节只有两天,更像是昙花,绚烂的开放,转眼就结束了。

其实邻居节刚出现时,并不是全市范围的,是一些社区自发地张罗起来了。

2005年3月17日,金水区大石桥街道办事处天下城社区举办首个“邻居节”。

也是在2005年3月,晚报倡议举办郑州市邻居节,市民热情很高。经过认真调研,郑州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和郑州晚报决定每年5月最后一个周六为郑州邻居节。

2005年5月28日,首届郑州市邻居节在绿城广场举行,来自全市370多个社区的千余名居民结伴过节。从此,邻居节就成了文明城市、和谐郑州的一个标志。

“市民有认识邻居、与邻居沟通的渴望,组织邻居节就是为了满足市民的精神需要。”邻居节组委会工作人员张培刚说。为了把邻居节活动搞得更丰富,2005年1月30日,张培刚还特意到杭州取经。

邻居节从两天到四个月,文明在郑州不再抽象

第二届邻居节吸收了外地的经验,从2006年5月9日开始,郑州晚报刊发《今年邻居节咋办,这事咱一块拿主意》征集市民意见。一个个“金点子” 闪着智慧和温情的亮光,融入筹办活动的各个环节。

5月28日, 由郑州市委宣传部和郑州晚报共同举办的“2006年郑州市邻居节”拉开帷幕。

秦义红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届,无论是规模和影响都算得上是最大的一年,从首届的两天到第二届的四个月,一时间绿城到处洋溢着笑脸。

“商都大讲堂、超级主妇、《五福临门》海选演员、魅力社区海选、郑州市首届‘好邻居’评选等等。”秦义红说起当时的活动,宛若就在昨日。

他说,这些活动参与性很强,容易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在陇三社区举行的超级主妇海选,几乎一个院儿的居民都出来了,就是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年轻人,也来凑热闹。”

商都大讲堂,除了给居民送去法律等知识,还专门为暑假的孩子办了英语讲座等,“没空照看孩子的家长,把孩子送到社区活动室,很放心。”

家住嵩岳小区的李想还记得,以前放暑假,妈妈总把他锁在家里,邻居节开始后,他可以和小区的小朋友一块玩游戏、听讲座了。

这一年,社区的活动很丰富,而且全市400多个社区几乎都参与了。这一年,和谐与文明在郑州不再抽象。

邻居节走进央视《讲述》,王文超书记谈和谐相处

对普通居民来说,邻居节是一个纽带,拉近了邻居们的距离。同时,也是展示自我的平台。

2006年的邻居节闭幕式,文北社区的李宝珍曾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妈我今年七十八,眼不聋来耳不花……”“今天我给大家说段滑稽戏,讲讲环保。”

作为环保形象大使,时年78岁的李宝珍不仅在郑州作宣传,还带着一身行囊,到中央电视台讲过。

对于城市来说,邻居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文明郑州。

第二届邻居节引起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特别是根据2006年郑州邻居节创作,反映郑州邻里关系的轻喜剧电视电影《五福临门》。

2006年11月21日21时,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讲述》栏目以《第一次“触电”》为名,反映郑州的邻居节活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为此接受了央视的采访。

“我们需要邻里之间和谐相处,我们需要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互相支持、互相了解,拍《五福临门》这个电视剧,能够给大家一点启发,让大家感悟一下,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要从社会的最基层开始做起,从每个邻居、每一栋楼、每一个社区做起,那么我们最终才能够构建和谐社会这座大厦。”王文超说。

《人民日报》2008年10月24日11 版的文章,也肯定了邻居节对和谐社会的作用:举办邻居节,为市民搭建起平等互助、和谐健康的交流平台。2006年,由市民在邻居节中自己创作,反映郑州邻里关系的电影《五福临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电影的拍摄让居民了解到邻居之间应该相互沟通交流,也让观众领略了郑州邻居节的魅力。

从“家庭文明代表制”到“邻居节”,再到一系列文明活动,从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到社会和谐,在郑州,文明不再抽象和遥远。

本版撰文 晚报记者 范光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