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76版: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晚报在前行 各界人士诉心声
【他们是各界代表,为成长中的晚报送来祝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晚报在前行 各界人士诉心声

开栏的话

风风雨雨60年走过,《郑州晚报》一路用责任和坚守陪伴绿城市民,岁月沧桑中让我们有了太多的故交好友,这些忠实的读者更是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工作,对我们这份温情向上的报纸投以期待的眼光。

借助《晚报印象》这个版面,让我们聆听文娱名流、晚报员工和曾经的新闻主角如今的忠实读者最真切的心声,感受他们对《郑州晚报》最真实的观感和期许,也让我们自己继往开来,继续奋发努力。

晚报记者 马静 杨宜锦

【他们是文化界名流,为成长中的晚报送来祝福】

马国强(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郑州晚报》改版改得非常好,改版后的郑州晚报继续发扬了老晚报正统、大气、严肃的风格,同时又吸取了都市报贴近民生、贴近群众和读者的特点,如今郑州晚报已经融入郑州市民 的日常生活中。

对文艺界的关注是郑州晚报的传统,对此我应当对《郑州晚报》表示一下感谢之情,长期以来郑州晚报对于省直文化活动都给予了较大关注。一份报纸如要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因此,立足民生、立足文化是郑州晚报发展的根本,而且国际文体一直都是郑州晚报的优势,应该继续发扬下去。

李树建(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省豫剧二团团长)

对于《郑州晚报》先表示祝贺,我家一直订有《郑州晚报》,因为在郑州只要看了《郑州晚报》就能知道郑州方方面面的生活资讯和新闻。尤其是戏曲活动,《郑州晚报》一直报道得比较及时准确,当年戏曲《程婴救孤》获得文华大奖,《郑州晚报》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报道,通过《郑州晚报》该戏也被更多戏迷所喜爱,因此戏曲界很多朋友也十分爱看《郑州晚报》。改版以后,《郑州晚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新闻报道面比原来更广,而且报道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希望《郑州晚报》以后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郑彦英(河南省文学院院长、河南省作协副主席)

这些年一直居住在郑州,因此一直认为《郑州晚报》是咱自己的报纸,与每位郑州市民都很贴心。

前些年,我与郑州晚报常有稿件上的来往,我的一篇写茶的散文《崤阪石茶》,当年就是首先在郑州晚报上面发了一个整版,之后才在其他报刊上发表的。由于长期来往,我在郑州晚报也结交了不少朋友。作为一名老报人,今天我向郑州晚报表示由衷的祝贺,祝郑州晚报越办越好。

作为一个音乐家我由衷地向晚报表示祝贺。郑州晚报是省会最老的报纸之一,我从小就看郑州晚报,一直到现在。伴随着河南省经济文化的发展,郑州晚报到今天已经成为郑州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希望在以后的岁月中,郑州晚报能够以一个更加崭新的姿态、丰富多彩的内容为省会经济文化发展,两大跨越起到良好的舆论促进作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

周虹(河南省歌舞剧院院长、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

夏挽群(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民协主席)

《郑州晚报》深深地走向平民化、生活化,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贴近百姓的日子,真正把报纸办到了市民的餐桌上。

长期以来,《郑州晚报》都能乐百姓之所乐,痛百姓之所痛,使报纸的文字真正成为百姓的话语,使报纸成为传递群众话语的窗口,成为群众日常生活指南和良师益友。

一份报纸只有真正关注百姓,处处与群众有关,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戴。

《郑州晚报》把报纸的教育、教化及引导功能都放在了对于百姓家长里短的新闻报道中,这已经成为目前报纸的主流方向,也是《郑州晚报》的方向。

《郑州晚报》对于本土文化的关注度近年来在逐步提高。

一个城市抓住了文化就寻觅到了自己的性格,一份报纸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自己的特色。

在这方面,《郑州晚报》做了不少工作,但这些工作对于《郑州晚报》尚有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的余地和必要。

刘道兴 (省社科院副院长)

60年了,郑州晚报已经发展成一份真正贴近市民生活的都市报纸,在郑州市民的心中占有稳定的地位,晚报的版面充分体现了它的亲民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它的容量越来越大,有鲜活的特色,已经是一份成熟的报纸,这点得到了市民的共识。

我省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晚报应该成为郑州甚至河南的一张名片,更应该进一步体现郑州是文化名城的事实,体现这个城市的厚重历史。在不抛弃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外,还应该提升报纸的文化品位以及深邃的思想,多吸收科学、艺术等各类知识,注重文化品位,能够让报纸保持更旺盛的生命力,在轻松愉快的风格下增添几分厚重感。

虎美玲(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郑州市豫剧院院长)

对《郑州晚报》我是深有感情的,我今年已经63岁了。

而《郑州晚报》也和新中国一样大的年岁,我从小就看《郑州晚报》,在我印象中,最早的时候,郑州晚报是在郑州管城区法院后街办公。

郑州晚报与郑州市豫剧院也有很深的渊源,《郑州晚报》尤其重视戏曲报道,从郑州市豫剧团的第一代演员华翰磊、车宝玉、夏瑞珍开始,到郭应先、刘伯玲、赵小毛等我们这一代演员,再到现在以马刚良、刘昌东等为首的年青一代演员,《郑州晚报》都给予了充分报道,因此,我应该向《郑州晚报》表示感谢,并祝《郑州晚报》越办越好。

(本版排名不分先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