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75版: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见证商都文明进程
助推商都入选八大古都
六十载风雨 一座城市悼功勋
地铁站开钻 一座城市步铿锵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地铁站开钻 一座城市步铿锵
特刊见证新时代来临
地铁开工。晚报记者 常亮 图

新闻回放

时间:2009年6月8日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地铁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郑州构筑大都市的基础和载体。有没有地铁,是衡量一座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地铁标志着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开始。

晚报邀读者留影纪念

2009年6月6日,注定要珍藏在郑州人的记忆里,注定要载于郑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册。

这一天,地铁1号线开工。

此前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郑州轨道交通工程开工做出重要批示:加快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对于改善民生、优化城市和产业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重要意义。希望河南省科学实施好国家规划的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可以预想,随着地铁1号线的开工与建成运行,这座城市将吸纳更多高端人才,对现有的商贸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1号线开通后,对带动周边商业街区的繁荣,更值得期待。

作为郑州发展的一件大事,晚报一直密切关注地铁工程的相关动态,更在地铁1号线开工时,推出了16个彩版的特刊,为郑州留下永恒的纪念。

为了让更多的人见证地铁的历史,6月4日,本报邀请市民到地铁站点拍照留念,本报摄影记者从6月6日开始,每个双月份的6日为市民留下一张和这片土地的合影。在地铁1号线开工当天,本报选择了4个站点, 6个读者家庭和它们留下了第一张亲密合影。

从特刊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一个全面的地铁时代。

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工程,郑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地铁)由6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呈“三横两纵一环”的棋盘放射状结构,总长202.53公里,总投资1000多亿元。

“每公里5个亿左右,大致需要14年建成。轨道交通项目每投资1亿元,预计可带动GDP增长2.6亿元,14年持续投资对保增长、对郑州的经济建设及跨越式发展的作用都是巨大的。”郑州市副市长张建慧说。

地铁时代来临,以后的生活有何影响?地铁1号线的建设,现在的交通压力如何缓解?地铁的规划线路,对商业的影响有几何,怎样才能让“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变成现实?地铁给就业带来哪些转机。在当天的报道中,晚报一一做出了解读。

地铁时代,我们一起期待,下一站,2013。

本版撰文 晚报记者 范光华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