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42版: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道栏 “跨越”高速发展
郑州高速发展的
精彩历史瞬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一道栏 “跨越”高速发展
《郑州晚报》关于“郑州跻身3000亿俱乐部”的报道
美丽的风景见证了郑州的发展资料图片

用“一天一个样”来表述郑州发展的迅速,一点儿也不为过,我们每天在这个城市中工作、生活,对郑州飞速发展感受也许并不明显,就如父母每天养育着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觉孩子就长大了。

而对于曾经在郑州生活过的人来说,郑州的这种变化却是震撼的,我的一部分大学同学毕业后就去了南方的广州、深圳,阔别郑州10年后重返郑州,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想不到郑州变化这么大,许多地方已经认不出来了。”

郑州的变化和发展不仅在感官上给人冲击,居民可支配收入6年接近翻番、GDP从千亿到3000亿只用了6年,这些数据都在实实在在地描绘着郑州高速成长的脚步。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

《郑州晚报》见证郑州高速发展

今年2月从郑州市统计局传来消息,郑州市2008年生产总值达到了3000亿元,首次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青岛、宁波、南京、成都、武汉、大连、长沙、苏州、无锡等21个城市并肩进入全国城市“GDP3000亿俱乐部”。

郑州GDP首次超越千亿是在2003年,2004年郑州GDP达到了1375亿元;2005年又大幅增长,最终核实数为1660.6亿元;2006年,郑州GDP又破了2000亿元大关;而从2000亿元到突破3000亿元,郑州仅用了两年时间。

今年2月2日,从郑州市统计局传来消息,经过初步核算,2008年全年郑州市GDP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04亿元,比2007年净增5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2%,略低于此前12.5%的增长预期。

郑州市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8年净增的517亿元仍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即工业的增长,达345亿元;第三产业净增157亿元。

按照国内经济学界人士的说法,3000亿元,被认为是国内城市发展的一个门槛,也有人把GDP达到3000亿元的城市称作“3000亿俱乐部”,相关城市则被视为现阶段全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方阵”。

3000亿,这个凝固的数字折射出的是郑州5年来跨越发展的铿锵足音!坐拥3000亿,郑州才得以昂首挺进全国“3000亿俱乐部”;坐拥3000亿,郑州才得以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的排名由第12位上升到第8位;坐拥3000亿,郑州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才得以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的排名由第10位上升到第7位;坐拥3000亿,郑州的父老乡亲才得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阳光”。

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系主任樊明教授表示,在郑州迈入“3000亿俱乐部”的进程中,郑州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大幅增长。

2003年郑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了8000元关口;2005年又突破了万元大关,达到10638元;2008年达到了157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50元,同比增长16%。从2003年到2008年的6年里,郑州居民收入增长接近翻番。

用新闻纸建设郑州,对于《郑州晚报》绝不只是一句口号,郑州的每一步发展,《郑州晚报》都是最忠实的见证者、记录者和鼓动者。去年,《郑州晚报》推出了大型系列报道《郑州改革开放30年》,从郑州众多人物、事件和建筑中,评选出了改革开放30年30个风云人物、30个重大事件和10座标志性建筑,并成功举办了盛大的颁奖庆典。

《郑州晚报》见证了郑州的高速发展,从不同的视角写出了众多的可以作为郑州“史料”保存的报道,比如《解读郑州跻身“3000亿俱乐部”》《郑州市民3项幸福指数居全国前列》《郑州绘就城区经济3年发展蓝图 》《深挖郑州“夜经济” 网友建议“朝九晚五”》等。

GDP高速增长带来福祉

家住银河路的董晓军是从1999年进入郑州的,2003年从河南财经学院毕业后,留在郑州工作。想起2003年时的艰苦生活,董晓军记忆深刻。董晓军来自安阳市汤阴县的农村,家里比较穷。刚毕业那会儿,他只从家里带了一床被褥和100元钱。

大学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经三路上的一家烟酒销售公司做财务工作,每月的工资不到600元钱。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不到半年,他就跳槽到了北环附近的一家兽药公司,工资一下子提高到了900元。此后他的工资一路上涨,到2006年时,已经涨到了每月1800元。

2006年下半年,董晓军又跳槽到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工资也在那年超过了2000元。2007年上半年,公司又涨过一次工资,目前董晓军每月的工资已经接近3000元。

随着收入的增加,董晓军手里也有了一些积蓄。2007年下半年,他用积攒下来的钱交了首付,买了一套住房。2008年上半年结婚后,住房按揭还款因为添了妻子一份力,感觉轻松了一些,手头有了一点闲钱的董晓军,又动起了买辆私家车的念头。

樊明教授说,像董晓军一样,几年内收入翻番的市民不是个例,市民的财富增长和所居住城市的GDP密切相关,是成正比的。市民最近几年收入的大幅增加只有在郑州GDP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才能实现。

一个长春人眼中的郑州之变

我是个长春人。今年4月下旬,去了河南九日游,此行因为是以郑州为大本营,无论是开封、洛阳还是登封的景点,三十几人都是这一辆大巴,早去晚归。几日下来,匆匆中对郑州有了些印象。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中部地区都是比较传统封建的,其实不然。郑州作为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中心,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而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郑州以其博大开放的胸襟款待来自各地的追梦人。

郑州是全国著名的商城,上世纪末著名的商战震惊世界。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进郑(郑州)汴(开封)洛(洛阳)许(许昌)一体化,高速公路把这几个城市连接起来,最著名的要数郑开大道了。

近些年,郑州城市变化大,发展也快。我1997年曾来过郑州。那时看郑州的地标性建筑物二七广场的双塔,觉得异常的高大雄伟。这次,与其他几人,晚饭后散步,专程去看它,哦,已全无那时的气度了。周围的几个大商厦,哪个都比它高好多,个个华丽伟岸,灯火辉煌,好不气派,把个双塔显得好个可怜。还是那么个面积的二七广场,让这一座座的高楼大厦给显得小了许多。郑州这些年的城市建设变化也很大,特别是东部新区面貌一新。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主编 张锡磊 李枚 校对 咏梅 版式 陈媛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