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43版: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座都 “宝藏”悠久文明
郑州简史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一座都 “宝藏”悠久文明
《郑州晚报》关于郑州商城遗址的报道
郑州商代遗址 晚报记者 张翼飞 图

坐在郑东新区龙湖湖畔,望着周围一圈圈的高楼大厦;站在京广铁路旁边,看着一列列呼啸而过的火车;行走在街头上,看着密密麻麻的汽车,许多人很难相信,郑州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城市。

郑州还有个名称叫“商城”,但对商城的本意,许多人并不理解,由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场闻名全国的商战,便把商城解释成了郑州“商业发达,竞争激烈”。近几十年,郑州商业的确发展迅速,但郑州的商业发达程度还没有到让其他城市诚心诚意叫郑州“商城”的地步。对于“商城”最为精确的解释是郑州是一座有着5300年建城史、3600年建都史的城市。

郑州的悠久历史是一个逐渐被认可的过程, 世人认可郑州是“商城”,其实就是认可郑州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2004年,郑州被授予“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称号。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

郑州建城史已有5300年

3600年前,成汤灭夏之后,看上了郑州这块物肥水美的宝地,在这里建立了商代的第一座王都。

商族最早活动的区域应该和夏族活动的区域相邻,大致范围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和陕西东部交界处。后商族迁徙到山西南部居住,然后又由山西南部往东迁到泰山脚下。夏代中期,又从泰山脚下迁到现在的濮阳一带。在成汤灭夏之前,商族一共进行了8次迁移,但无论怎样迁移,商族一直臣服于夏,成了夏的一个属国。

夏末,商部落强大起来。与此同时,夏王朝的国内阶级矛盾却异常尖锐。当时的夏王桀奢侈腐化,残害异己,征伐邻国,人民对他的统治痛恨至极。商部落首领成汤乘机以讨伐夏桀的暴政为号令,发动了灭夏战争。大批方国被剪除后,商汤与夏王朝在鸣条之野(今河南封丘东)展开了决战,夏桀大败,退守到今天的山东定陶。成汤追击,夏桀再败,向东南逃窜,最后死于今安徽巢县西南,夏亡。成汤即位为王,在郑州建立国都,商王朝正式建立,时间约在公元前1600年。

这座王都现在被称为郑州商城,从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是一座拥有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墙、护城河,规模约13平方公里的城址,是商代早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是从商汤即位开始到中丁执政11个王统治商王朝的国都。它严整的布局、宏伟的气概,开创了我国历代都邑建筑的先河。它的规模和建制,甚至远远超过了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城、亚述城,印度恒河流域的摩享佐达罗,以及尼罗河流域埃及十七、十八王朝的一些城市。说郑州商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一点也不为过。

说郑州有着3600年灿烂历史,是一种非常保守的说法,其实早在53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在郑州开始建设城市。在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孙庄村有一处西山遗址,当时郑州的城就建在这里,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得最早的城。

这座城面积不大,略呈圆形,城外挖有护城河,西门外架设有吊桥,筑城采用先进的版筑法,这些都为后代城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建城之前,这里已有人住了很多年。因西山古城的年代和黄帝生活的年代基本相符,便有学者认为,西山遗址和黄帝有关。究竟是谁建造的城,目前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论,但无论是谁建的,西山古城开启后代大规模城垣建筑规划和设置先河的意义谁都无法否认。

悠久历史留下丰富文化遗产

郑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长期扮演着中华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角色。夏、商、管、郑、韩建都于此,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郑州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圣火、6000年大河村文化、5000年黄帝史诗、3600年商都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郑州的这些文明也为郑州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据统计,郑州市共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7处。以少林寺、中岳庙、中岳嵩山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风景名胜区、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轩辕黄帝故里、北宋皇陵、河洛汇流、浮戏山、康百万庄园等名胜古迹,吸引着八方来客。

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她的性格由久远历史的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凝结而成。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朝代——夏,有大禹治水在嵩山一带,史书中记载的“禹都阳城”就在郑州登封阳城。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韩国先后定都于郑州的新郑,至今尚存绵延几十里的古城垣,仍然能让我们看到当年郑国强盛时号称中原小霸主的风采。

郑州地处中原要冲,当取天下之日,中原在所必争。刘邦、项羽对峙两年有余的鸿沟,后来演变成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东汉末年,袁绍成为雄踞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他自恃兵多粮足,南下攻打许都。与曹操在中牟的官渡展开厮杀,曹操最终以少胜多。先民们在郑州这块土地上争战杀伐,悲壮惨烈,已经融会进历史的长河中,叠藏在文典史籍里,也化做了口口相传的故事在民间演绎。“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这不仅是古代老百姓的愿望,也是帝王将相们的梦想,北宋皇陵就建在这块南有嵩山,北有黄河,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风水宝地。

元代的大科学家郭守敬,在3年里研制出13种天文仪器。“郭守敬测天”讲述的是他在郑州登封告成筑观星台测天象的故事。他制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比罗马教皇格里高利颁布的“格里高利历”早300年。郭守敬计算出的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与今天人类所知实际时间只差26秒。

晚报考证助推郑州列为八大古都

郑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些人并不认可,认为郑州不过是个只有百年历史的新兴城市。

为论证“古都”郑州,几代考古人用了50年对郑州的“商城”遗址进行了发掘,直到上世纪末,郑州作为商代都城的历史渐渐在人们面前清晰地展现。

在考古上有了证据,郑州被列为“中国第八大古都”,也成了郑州市民的梦想,1993年8月17日的《郑州晚报》头版头条就报道说,专家们倡议将郑州列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只不过由于多种原因此事随后几年一直没有进展。2003年11月30日,包括原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博物馆学会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张文彬在内的国内20多位重量级研究夏商文化的知名专家学者在北京发出倡议:将郑州列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确立郑州在中国古都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专家们认为郑州以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堪与已列入古都的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北京、南京、安阳交相辉映。

2004年,中国古都学会在郑州召开,其中一项议题就是把郑州列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得到了参会专家的一致赞同。

对于郑州悠久的商文化,《郑州晚报》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004年用10个月的时间推出了大型系列报道《郑州灿烂3600》,投入的版面近100个版,细致深入地将郑州历史文化进行了地毯式的挖掘、整理。2004年9月,《郑州晚报》还邀请全国各地百家晚报记者,举办“感受郑州3600”大型活动,通过各地媒体记者的笔,把郑州深厚的商文化向全国和世界传播。同年11月,郑州商文化得到中国古都学会众多专家的认可,被列入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郑州晚报》对此次在郑州召开的中国古都学会年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为古都郑州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主编 张锡磊 李枚 校对 彩华 版式 陈媛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