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流如织的郑州市花园路上,坐落着风景优美、树木葱郁的郑州市动物园。这里拥有全国最早的动物散养场和观光索道,各种展馆、场所、景点达30余处,东北虎、金钱豹、非洲狮、黑猩猩、山魈等珍稀保护动物在全国享负盛名。
这里不仅动物种类繁多,而且风景优美,园区树木葱郁、绿草如茵、湖水清澈,野生动物与周围环境相映成趣、和谐共生。
面对新世纪新发展新挑战,郑州市动物园提出了创建国家重点公园的发展目标,努力营造精品生态文化动物园区,届时,整个动物园区不仅是动物愉快生活的天堂,也必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最好地方。 晚报记者 马燕 通讯员 阴海斌/文 马健/图
20世纪90年代
发展渐入瓶颈
在一片农庄的郑州北郊,动物园曾留下郑州人无数童年的幻想;如今在繁华的市区中心,动物园又成为众多孩子们向往的地方。众多市民每次走进动物园,满眼的绿色使人浑身舒畅,随处绽放的花朵沁人心脾。
1995年,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动物园迎来了开园后的第10年,原位于郑州市北郊的动物园逐渐被城市建筑所包围,四周林立的高楼大厦,日趋完善的道路规划,促进了以动物园为中心的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日益繁荣的周边环境也极大地限制了动物园的外部扩充,使得其规模和面积一直停留于建园之初,除了1999年对园区外广场和两条主干道进行大的投资改建外,再无其他投资,加之园区所属建筑多为80年代设计和建造,使得其风格、配套设施以及规模已不能与周边环境相适应,逐渐被日益现代化的城市所渐忘。
20世纪80年代
建园历经艰难
对于今天的许多80后来说,郑州市动物园伴随他们一起成长,留下了他们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
1981年,经市政府批准,郑州市动物园在郑州北郊的郑花路边一块荒地上,拉开了建设的帷幕。
得知兴建动物园的消息后,社会各界纷纷向建设中的动物园伸出援手,人们自发地为建设动物园而义务劳动,而当地驻军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帮助动物园建设。那时,星期天去动物园义务劳动,成了许多郑州人的时尚。夕阳下,郑花路上随处可见参与建设动物园的市民,尽管劳累一天,但是他们有说有笑,畅想着动物园建成之时的美好景象。
4年后的1985年,动物园正式建成开放。作为我省唯一一座大型省会级专业动物园,郑州市动物园承担着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园林绿化和服务市民群众休闲娱乐等工作,并成为中国动物园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如今的动物园,饲养展出珍稀野生动物200余种、200余头(只),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动物园”、“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单位”、“河南省绿化达标动物园”、“先进基层党组织”、“郑州市节水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在我省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综合实力已位列全国200余座城市动物园前列。
2008年 迎来二次辉煌
在这种情况下,郑州市动物园的命运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在经历了沉浮跌宕之后,2008年,动物园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新时期发展的契机和动力,驶上了正确的航向。
这一年,郑州市动物园班子进行了换届调整,新一任的班子成员在梁俊主任的带领下,以建设精品生态动物文化园区为目标,加大管理力度,升级改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动物园的各项功能,使得动物园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从而再次成为郑州市民关注的焦点。
2008年底,为逐步改变动物馆舍老化等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游客对动物的观赏性,郑州市动物园开始了首批动物房改工程——散养场的改造工程,经过这次改造,散养场整体布局变得更加合理,设施更加齐全,功能更加完善,大大改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也极大增加了游客观赏动物时的真实感和亲近感。目前,经过改造后的散养场内共集中展出东北虎、白虎、非洲狮、黑熊、马来熊、狼、三色犬、狐狸等十余种数十只动物。按照梁俊主任的长远发展规划,这只是动物“房改”的第一步,据了解,动物园还计划三年内逐步完成猛兽区、草食圈的改造和小兽区拆迁改建为狒狒馆等工作,使得整个园区逐步形成食草区、猛兽区、灵长区、鸟禽区、大型食草动物区和小兽区等专类区域,而散养场的改造只是探索性的尝试,以后的动物园将会更加漂亮、更加人性化。即将投建的小动物林,将让孩子们和小动物亲密接触。
栽好梧桐树,引得金凤凰。动物园斥巨资进行的“动物房改工程”,目的就是为了改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增加游客观赏动物的真实感和亲近感。
“2008年年初,我们确定了增加动物种类数量,加强动物种群建设的目标任务,其中将繁殖重点保护动物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梁俊主任介绍说,通过努力,全年共繁殖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128余头(只),引进国家级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观赏野生动物10种39头(只),使得展出动物品种数量达到192种1919头(只)。
成绩并没有让动物园沾沾自喜,2009年1月,随着散养场改造的逐步完工,动物园还将陆续引进白虎、美洲虎、犀牛等稀有野生动物。而白虎、美洲虎的引进无疑将使得动物园的“王者之争”更加激烈,加上原有的“百兽之王”,动物园将有东北虎、白虎、美洲虎、非洲狮四种动物平分动物园的天下,从而将动物园的档次和品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009年 希望让人憧憬
2008年对于郑州市动物园来说,是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进入2009年,动物园又开始着手精品生态型动物园区的建设工作。
由于动物园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受当时条件制约,基础设施滞后,与周边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不相吻合。于是,动物园立足现实,转变观念,多方筹集资金,全面启动了精品生态型动物园区的建设工作,力求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
经过努力,动物园完成了大门的改建工作。熟悉动物园的市民都知道,1999年,在市委市政府“拆墙透绿”的号召下,动物园拆除了最早建设的大门,为了不影响市民游园的需要,临时建了一座过渡性的大门。10年过去了,大门早已超出使用年限,尽管在2006年动物园大门改建就已列入城市建设计划,但是从2008年开始,才得以启动。而今,动物园新大门项目已经完工,一座设计美观、气势宏伟的新大门已屹立在郑花路旁,成了郑州市迎宾大道上新的风景线。
在大门改建的同时,动物园还对动物居民们进行的“房改”。动物园的馆舍多建于建园初期,经过20多年的使用,早已普遍老化。对此,动物园加大力度,从科学性、观瞻性、动物适应性的角度出发,有计划地逐步实施了动物馆舍的改建和维修工作,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为进一步提升园区景观效果,动物园在加大市花月季栽培管理的前提下,以桃花文化为主线,引进元春、迎春、探春、报春、艳春、碧桃等10余种优良桃花品种共900余棵,在园区进行大面积栽植培育,并以北游路、新建散养场道路为主线,营造桃花一条街,大力改善绿化环境,提升园区文化品位内涵,使广大市民享受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9月份一场菊花盛宴也将举行。
为了改善动物的生存状况,为了入园游客有个更好的游玩环境,动物园还对园区经营摊点进行集中整治。整个园区目前共完成改造经营点10余处,并关闭游乐场所有音响,首次在全国动物园实现了声音的零污染。此外,郑州市动物园先后开展了多项公益性宣传和科普教育活动。2009首届亲子教育品牌展、鹤类保护年郑州传递站、民工子弟一日游、爱心科普小宣传等相继地推出,将动物园真正变成青少年朋友进行科普教育的第二课堂,今后我们还将进行进社区、学校义务上科普课,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和档次,让广大市民真正体验动物园的公益性。
从1981年到2009年,动物园走过28个春秋。从当时的艰难起步,到现在的二次辉煌,动物园始终吸引着众多市民的目光。当人们扶老携幼来动物园参观,被各种珍稀动物深深吸引的时候,不会忘记站在背后的动物园众多干部职工,没有他们的默默奉献,就不会有今天动物园的辉煌,相信在他们的手中,郑州市动物园必将焕发新的生机,成为郑州市民永远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