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3版:第一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具茨山现神秘巨石阵
世界奇迹——英国巨石阵
全世界发现多处巨石阵
多在北纬30度“神秘带”
具茨山已发现
3000多幅岩画岩刻
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
提供新资料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继发现岩画遗存之后又有重大发现
新郑具茨山现神秘巨石阵
那副神秘的象棋盘就刻在这块石头上。
▲▼新发现的具茨山巨石阵,以这种支石类和叠石类为主。

还有一副没有刻“楚河汉界”的象棋盘

北纬30度的“神秘带”上,全世界有多处巨石阵

“继发现岩画岩刻之后,最近在具茨山新发现了一批巨石文化遗存。”昨日,在郑州市政府召开的具茨山重大新发现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环境考古专家宋豫秦教授表示,具茨山这批巨石文化遗存的发现展现了中原古代文化的超凡能量和华夏先民的惊人创造力。

晚报记者 杨宜锦 王军方 文/图

具茨山巨石阵 之 谜团

巨石之上象棋盘格局与现代一致

在发布会上,宋豫秦教授特别介绍了他们最为重要的发现:在风后岭悬崖边一处凌空叠石的平面上,发现了一副刻凿规范的象棋盘。据他介绍,该棋盘除了没有刻画“楚河汉界”外,其格局与现代中国象棋棋盘别无二致。

对于象棋的起源,有人称最早在4000年前左右,当时正是文明年代的初始期,还有人认为象棋经过了漫长的演变期,直到唐宋时期才演变成今天这样。

而在具茨山巨石上发现的这副棋盘,没有楚河汉界,由此可推断巨石的年代应该略早于西汉时期,但即使这样也无法考证巨石文化形成的年代,“因为这也不排除这是后人在巨石上凿刻而成的”。

巨石阵“年龄”难以考证

这些“巨石阵”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对此,宋豫秦表示,在国外,巨石阵的形成年代历经百年之久的研究尚未有明确结果,而具茨山的巨石文化遗存也只是一些孤零零的耸立在大地上的岩石,旁边及附近没有任何其他文物器皿可供进行年代考证,因此不好考证年代。

不过他还表示,中原地区是有文字记载历史较早的地区,但所有史书都没有关于这些巨石文化遗存的记载,因此他推测这些巨石文化遗存应该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形成的,但这只是他个人的猜测,确切年代还需进行详细考证。

巨石阵没规律可循不是自然形成

与世界各地的巨石建筑多位于平地之上不同,具茨山的巨石多位于山崖绝壁处,其修筑难度之大难以想象,分布的密集度和类型之多也堪称举世罕见。“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查,我们可以肯定这些巨石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宋豫秦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他解释,具茨山巨石下经常可以看到支石,即两块巨石间经常塞一两块小石块,有些上下两块石头明显质量不一样,而且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特别高,这在其他地方是十分罕见的。宋教授称,如果是自然形成的地貌,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云南喀斯特地貌、石溶洞内钟乳石的形成,以及新疆沙漠里因风蚀而形成的“魔鬼城”,而具茨山的巨石却无规律可言。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以及这些“巨石阵”代表的内涵,宋教授称还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巨石阵数以千计最大有几百平方米

具茨山究竟有多少这样的巨石阵呢?宋豫秦表示,具茨山巨石文化遗存从东到西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禹州境内,此次他们主要因规划新郑森林公园而对新郑境内的巨石遗存进行了考察,考察范围较少。但据他估计,整个具茨山有“数以千计”这样的巨石文化遗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以后有关部门会进行一次详细考察。

他还表示,这些巨石往往都是以组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无法说哪个最大、哪个最小,按照组来看,最大的占地有几百平方米。

具茨山巨石阵 之 意义

填补中原地区巨石文化空白

宋教授称,我国以往所见巨石文化遗存主要为石棚(石墓穴)、石圈,巨石堆积,以石棚最为常见,集中分布在从东北至西南边地这一“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年代多为公元前3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具茨山所发现的巨石文化填补了中原地区此项考古发现的空白。

丰富黄帝文化内涵

具茨山巨石文化遗存对于黄帝文化有何意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此次规划课题组成员之一周昆叔进行了补充说明,黄帝时代在5000多年至5000年前,而这个时期也正是世界各地巨石文化形成时期。如今在黄帝故里密集出现史前岩画、岩刻及巨石文化,这些现象对丰富中原古文化的内容、证明中原古文化的地位提供了新证据。

具茨山巨石阵 之 保护

争取申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市副市长刘东介绍说,郑州的许多考古发现都令世人瞩目,许多研究成果都使中国历史重写。从目前发布的已发现的具茨山岩画遗址来看,岩刻符号主要有圆形、方形、条形及网状等形状,这些符号明确表达了某种知识和逻辑内涵。而具茨山的巨石文化遗址的类型包括石棚、石叠和列石等基本类型。而其内容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则揭示了极具包容性的中原式文明思维模式是如何向四面八方传播,进而孵化出中国式的文化、科技和哲学思维的。

在发布会上,记者获悉,郑州市、新郑市和相关部门将颁布各项保护法规,制定专项保护规划并将尽快筹集资料,争取申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便实施更好的保护管理。

修建难度之大难以想象

具茨山系嵩山余脉,东西横亘于新郑、禹州、新密、登封等地。今年4月以来,北京大学新郑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组在规划区内进行地块性生态详查时,相继在风后岭、老山坪等处新发现了一批巨石文化遗存。

具茨山的巨石文化遗存,按形态和结构可分为支石、叠石、列石、石棚以及用小石块排列而成的石圈、线列等,以支石类和叠石类为主。单体巨石重量不一,一般可达数吨,其形无定式,皆就地取材,修建难度之大难以想象,分布的密集度和类型之多也堪称举世罕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