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塌楼事故唯一遇难者肖德坤仍躺在太平间
等待家属与事故方谈妥赔偿事宜才能入土为安
肖德坤的名字应该与“上海莲花河畔景苑13层楼倒塌事件”一样被人们铭记。这名21岁的年轻工人是此次事故中唯一死者。
大楼倒塌后,数百业主每天都在愤怒和焦虑中盘算如何讨回公道,各大媒体也不断角逐挖出倒楼事件背后的利益链条黑幕,只有肖德坤安静地躺在闵行区中心医院太平间,等待家属与事故方谈妥赔偿事宜才能入土为安。
肖德坤,男,安徽省界首市肖庄村人,生于1988年7月9日,卒于2009年6月27日,终年21岁。
在场5人只有他没跑出来
6月27日早上5时10分,肖德坤和他手下4名工人关海波、肖彬彬、肖出臣、陈坦就已起床,当时突然下了几分钟大雨,随后骤停,5时30分五人来到7号楼1楼仓库取工具,打算前往10号楼施工。工人关海波说,5时30分许,他和肖德坤一起站在莲花河畔景苑7号楼1楼北侧阳台,两人面向北边的淀浦河防汛墙撒尿,完事后不到2分钟,关海波看见眼前原来3层楼高的土堆不断下陷,7号楼和土堆之间渐渐分离,开始出现细微裂缝。“看一下,土怎么往外陷”,当时,关海波问旁边的肖德坤,但“他当时没有太在意”。此时,站在两人北面五六米的肖彬彬看见房子南门有工人从地下车库往西南面跑,南门门前的泥堆突然往上涌。
肖彬彬跑到北面肖德坤身旁,看见土堆与房子之间的裂缝有5厘米宽,“三四秒钟后,裂缝一下变成了10厘米”,他觉得不对劲,大声喊“不对,赶快跑”。最终,在场5人,只有领班肖德坤没有跑出来。肖彬彬对肖德坤的最后记忆则是自己向南面逃命时“他的影子在我旁边”。
当天早上6时15分,现场工人和救援人员在倒下楼房的北侧一堆泥土下找到了肖德坤,早上9时30分肖的身躯被完全挖出,当时已经死亡,被直接送往闵行区中心医院太平间。
一周只休一天甚至不休
作为梅陇铝合金装潢厂驻在莲花河畔景苑的专业技工,他和手下5名工人已在这个楼盘干了足有一年,专门负责安装铝合金门窗,“已经做了5幢楼,还有6幢”,肖德坤的表哥兼主管说,到今年8月份左右就能完成余下工程。
“他心里着急赶工期,但不会对我们直说”,工人陈坦说,出事当天早晨下雨过后,肖德坤说“那里还有那么多事要干”,话毕,带着4人从西南面的板房区走向北面7号楼取工具。肖德坤的“积极干活”态度可以从他的日均工资得到体现,从5年前的53元/天到现在的150元/天。
2005年,他初中毕业,由于母亲十几年来一直患有肝胆管结石没钱治病,他拒绝母亲让自己上高中的建议,跟随父亲来到上海打工。父亲干杂活,他则跟着表哥学习如何给铝合金窗打胶。
“前年开始当领班涨工资”,母亲李云说,现在月收入4000元的儿子每月会邮寄2000元给家里,“留着给我看病和给他盖房子讨媳妇”。
留在上海的5年光阴,肖德坤的朋友范围只限于厂内同事老乡,“今年在这个工地,他就只和我们5个玩”,关海波说,肖德坤一周只休息一天甚至不休息。
他几乎把所有的钱留给了家里。“每年回去都要给我几百块钱”,妹妹肖晓琳说,今年过年自己已经有工作了,哥哥回来还塞了300元零花钱给她。肖晓琳念念不忘,哥哥过年和家人逛街时,瞒着妈妈“我上厕所”折回商店给妈妈买了2双皮鞋。他自己却分外节省。家里已经盖好的价值8万元的房子和已经下的2万元聘礼,都是肖德坤省吃俭用攒下的。
曾想回家却被妈妈劝阻留下
2009年6月17日,母亲李云最后一次和儿子通电话。李云说,儿子完全忘记次日就是他自己生日一事。电话那头,儿子抱怨手下工人“干活不利索”,并说想回家。但李云给儿子摆道理:家里没钱,今年10月1日就要娶媳妇了,摆喜酒起码得2万元,“还是留下挣点钱吧”。
肖德坤一如既往地听妈妈话,留下做工,一天10小时能挣150元。家乡房子也已盖好,如果今年再把媳妇娶回家,他就能过上像他爸爸一样的人生。
6月27日当晚,媳妇与李云通电话后,电话那头呜咽啜泣,“我没有缘分认你做媳妇,只能认你做闺女了”。那幢远在上海的13层高楼,彻底撕碎安徽农村这个家。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