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2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感受魅力之城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感受魅力之城
与空客A320飞机亲密接触——明年起,每月两架飞机将飞上蓝天
2007年,天津港吞吐量排名世界第六;这里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中国沿海港口功能最齐全的港口之一。
滨海新区规划沙盘中所呈现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海滨旅游区、东疆港区、响螺湾商务区、于家堡金融商务区等地的未来发展前景,都非常直观地加以显现。

这里生产的空客A320飞机和欧洲生产的质量完全一样

在未来10至15年间,这里将打造成中国最宜居的地方

一幅鸿篇巨制式的传世之作,需要“大手笔”。被郑州、开封两地市民寄予厚望的郑汴新区,该用什么样的视角、什么样的手笔来描绘自己的未来?我省提出,要充分借鉴深圳特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地的发展经验。

6月24日至27日,在天津晚报——《今晚报》创办60周年之际,包括本报在内的全国30多个省、市晚报的老总和记者,应邀参加“全国晚报老总看天津”采访活动。在空客A320天津总装公司、中新天津生态城、天津港、响螺湾商务区等天津滨海新区重点项目现场,记者充分感受这座魅力之城、和谐之城、活力之城的别样风姿。

晚报记者 裴蕾 文/图

商业 世界500强的逐鹿场

6月25日上午9时,崭新宽敞的空客天津A320总装厂工作车间内,第六架到第十架空客A320飞机正在紧张组装中,对接机身,安装机翼,起落架、尾翼、布线,还将进行测试、安装发动机……中外技师们在严格操控着一道道工序,每一个零部件的安装都如同是一种艺术精品之作。“总装每一架飞机,都需要10000多种小零件。”据该公司中方负责人介绍说,空客天津A320总装厂是空客公司首次在欧洲以外地区设立的商务飞机总装线,也是亚洲第一条商务干线飞机的生产线。

“我们今天非常自豪,从今天交付的这架飞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架飞机产品的质量完全和欧洲生产的A320飞机一样。”6月24日,在中国总装第一架空客A320客机首次商业飞行之际,空客中国公司一位负责人这样表示。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这也只是天津滨海新区无可比拟的吸引力的一个缩影。摩托罗拉、丰田汽车、三星电子、壳牌、西门子、雀巢等12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天津汇聚;花旗、渣打、汇丰等一批外资银行纷至沓来。

国家新一代运载火箭、维斯塔斯风力发电、百万吨乙烯项目、300万吨造船等一批超大型项目,为天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两年来,天津把引进建设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大项目聚集效应和对产业链的拉动已初步显现,进而促进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八大优势支柱产业的飞速发展。”滨海新区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人居 打造中国最宜居的地方

走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绿化覆盖率将达到城区面积的一半

天蓝水清的居住环境;城区中将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垃圾发电等绿色能源;生活细节也处处体现环保,轨道交通、公交骨干线和公交支线密布城内,居住其中的市民出行十分方便,几乎不需要在城区内驾驶私家车……在未来10至15年间,居住在天津中新生态城的居民们,将可以享受到如此温馨、和谐的生态环境。而这个处处体现生态环保、令人感到无限向往的新型城区,将在渤海湾中的芦苇滩、盐碱地等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崛起。

“10~15年后,这里可能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地方。”滨海新区有关人士介绍,整个生态城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5万,预计10到15年时间基本建成。2008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专项规划和起步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中,路网、电网、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占地3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初步建成。

中新天津生态城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建设的生态城市,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科学管理将是这个城市的印记。中新生态城将成为我国未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样板工程。

中新天津生态城提倡的绿色环保,将如何体现?在生态城规划馆中,记者看到,这座12000平方米的建筑大量采用节能环保装置,包括雨水回收装置、太阳能光伏电源、地源热泵、污水循环利用管线等,整个建筑再生能源利用率达40%。最特别的是,馆内中央空调仅可以保证2米以下空间的舒适度。

生态细胞、生态邻里、生态社区……一个个新鲜词汇不时传入耳中。据介绍,未来的中新生态城还将是一个真正的宜居城区: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将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10天;区内地表水质量将达到国内现行标准4类水标准;自然湿地净损失为0;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日人均生活耗水量少于120升;日人均垃圾产出量不大于0.8公斤;人均公共绿地大于12平方米。

物流 建设中国北方最大散货主干港

走进天津港——东疆保税港区首期封关运作,进驻企业已达150余家

气魄宏大的港口规划、纵横交错的道路运输体系、紧张而有序的码头作业……在东疆保税港区、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天津港,这个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港,其发展为世人所瞩目。

据了解,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距北京160公里,距天津56公里。海滨大道、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津滨高速公路、津塘公路、津晋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及外围的高速公路网络为天津港客货运输构建了极为便捷的公路运输条件。

津滨轻轨将与京津城际、津秦客运专线接驳,使港区与京、津城区及环渤海城市群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一组数字足以说明这里强大的辐射力。2007年,天津港吞吐量排名世界第六;这里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这里有集装箱码头、铁矿石码头、煤炭码头、石油化工码头等各类专业化码头,是中国沿海港口功能最齐全的港口之一。

作为天津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疆保税港区承载着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经济功能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标志区。

2007年12月11日,包括6个集装箱泊位、物流加工区、海关监管及口岸办公设施等约4平方公里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东疆保税港区首期封关运作,进驻企业已达150余家。

到20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00万标准箱,每月集装箱航班超过700班,成为现代化国际深水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

规划 形成“双城双港”天津空间发展格局

走进天津城市规划展览馆——精致沙盘展现天津未来发展前景

一张张特写地图、一个个精致沙盘……在气势恢弘的天津城市规划展览馆,天津新老城区的发展蓝图被一一呈现。

无论是“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还是在滨海新区展区中所呈现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海滨旅游区、东疆港区、响螺湾商务区、于家堡金融商务区等地的未来发展前景,都非常直观地加以显现,令人看后倍感振奋。

据了解,在天津的空间规划中,“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

规划显示,中心城区将通过有机更新,优化空间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滨海新区核心区通过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实现城市功能的跨越,成为服务和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天津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天津市民自然十分关注,很多市民都自发来参观规划展览馆。“我是学习建筑的,很想了解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看到滨海新区城市的总体规划和有关沙盘,我觉得很过瘾,我想把自己的所学奉献给这座发展迅速的城市。”一位外地准备在天津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参观后表示。

记者手记:

规划,是一个区域整体建设、发展的总则。在4天的采访时间内,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轮廓,已较为清晰地影印在记者的心里,并留下了深刻印象。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新世纪看天津。”中国经济版图上一个逐渐放大的亮点熠熠生辉,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在渤海之滨加速崛起。

与此同时,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郑汴新区,打造核心增长极。6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郑汴新区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指出,郑汴新区的总面积约2077平方公里。再过5到10年,郑汴新区将建设成“五区一中心”的“复合城市”,即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服务的区域服务中心。

天津、郑州,一北一中,两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都在加速崛起。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将为处于起步阶段的郑汴新区树立起来一个成功的蓝本。相信正在快速发展的郑汴新区必将会像滨海新区一样,成为明日中部地区最耀眼的明珠。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