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6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素质教育
婚姻家庭
名医讲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名医讲堂
佟彤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常有一些没有行医执照的外行人,在生死攸关的健康问题上给大家“指点迷津”,包括目前市面上大行其道的一些中医养生书。常见病中隐藏致命因素,误诊误治带来严重伤害,而错误的健康观点会草菅人命!名医讲堂不用求人不必排队,零距离接触最权威的医学专家,告诉你最想知道的健康问题和健康理念,轻松避免错误的治疗和保养方法。

打胰岛素没有“上瘾”问题

一、化验“糖化血红蛋白”比化验血糖更重要

糖尿病是慢性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在医生眼里,糖尿病和直接威胁生命的脑出血、心肌梗塞是“等危症”,意思就是它们对生命的危害是相等的。

大家都知道,确诊糖尿病需要查血糖,有“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分,有的人“餐前血糖”高,“餐后血糖”不高,或者反之。很多人会问,哪个指标高才能诊断糖尿病?

其实,不管是“餐前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任何一项高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诊断糖尿病。一般情况是,空腹状态的“餐前血糖”超过7mmol/l或(和)“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就是糖尿病了。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尿糖、血糖不正常就能提示糖尿病。而且尿糖加号越多,血糖数字越大,表示糖尿病病情越严重。实际上,尿糖和血糖只是短期指标,具体地说:尿糖反映两次小便之间的平均水平,血糖反映抽血时的瞬间水平,而病人的血糖不管控制得好坏,都是处于不断地波动之中,相比而言,“糖化血红蛋白”就更能反映血糖的平均水平了。

血液中的葡萄糖会和血红蛋白结合,而血红蛋白寿命为三个月,“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糖浓度及高血糖的持续时间。所以,“糖化血红蛋白”的一次采血检验,能反映就诊前三个月的血糖波动情况。

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在6%以下。这个检验对评价近期糖尿病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不管今天你的血糖多正常,如“糖化血红蛋白”较高,仍说明治疗方法不妥,需要调整。

另外,糖尿病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慢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糖尿病神经改变以及白内障,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状况直接相关,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也能预知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可能。

二、血糖高是不是都要吃药?

糖尿病的第一治疗不是用药,而是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是治疗的基石。一部分人通过这种非药物方式,不需要用药就可以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甚至能持续好几年的正常状态。

是不是需要吃药来降血糖?不能用单一的指标来判断。比如,比较胖的人可能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还要加用药物治疗,总之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一般要求在三个月内,使血糖达标,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这样有利于保存胰岛功能。

三、血糖指标也要因年龄而异

经常有病人问,吃药之后血糖降下来以后,空腹7.7,餐后11.9,觉得可以不用药了。其实这要分年龄看,如果您70岁了,这个指标还凑合。如果40岁,这个指标就太差了,如果加上饮食和运动也还不能控制,就一定要用药,达到空腹小于6,餐后小于8,这是年轻人的目标。空腹小于8,餐后小于10,是老年人的标准。

四、哪种降糖药更适合你?

降糖病药分五大类:第一类是璜脲类降糖药,第二类是非璜脲类降糖药。这两种药都属于胰岛素促分泌剂,适于胰岛素相对缺乏的人,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一般来说,瘦的人缺乏胰岛素相对突出,所以他们适合选择用此类药。

第三类是双胍类,可以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增加肝和肌肉胰岛素敏感性,肥胖的人选用此类药物比较合适。

第四类是胰岛素增敏剂,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适合服用此类药,这些患者自身胰岛素不缺乏,但对胰岛素不敏感,这类病人一般比较偏胖。因为胖的人脂肪比较多,脂肪就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屏障,所以肥胖的人用此类药比较适合。

第五类是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作用在肠道,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达到抑制血糖的作用,这类药副作用轻微,引起低血糖发生率低,适合一些不吃主食就像没吃饭,一天半斤粮食都不够的人,最好选用此类药物。

有人觉得自己吃二甲双胍不管用,可能和药物起效的时间有关系,胖的人选择二甲双胍还是非常适合的。通常,降低糖化血红蛋白1%~2%就算比较强了,二甲双胍能达到这个水平。磺脲类的降糖药可能吃了之后马上就能降糖,而二甲双胍的作用是持续的,降糖效果逐步显效。

当然任何降糖药不是万能的,如果血糖水平很高,可能需要两种或多种药联合或应用胰岛素才能降低血糖。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