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考生及其家庭做好了两手准备:在国内上大学或者出国留学。而与往年不同的是,受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家长们对今年的高考后留学有了更多的顾虑。家长们的这些担忧是否有必要?高考成绩不理想又不想复读的学生,到国外读大学要如何准备?有什么捷径?
日前,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及郑州大学应用学院国际教育中心的留学专家。
晚报记者 唐善普 张国庆/文
张国庆/图
流感疫情对留学影响不大
必要时可申请延期入学
“最近一些准备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颇为流感疫情焦虑,这些担心是多余的。”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翟曜认为,一是目前办理留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准备2010年春季或秋季赴海外求学的学生,因此至少还有半年或一年的观望期;二是中国目前还属于防范阶段,甲型H1N1流感未有大规模传播的迹象,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如SARS那样高度防范的状况,对学生留学选择还未形成实质性影响。
郑州大学应用学院国际教育中心的赵晓川建议,对于准备2010年春季或秋季赴海外求学的学生,在今后半年到一年的观望期内,完全可以放心准备留学,不要因为近期的流感疫情而耽误留学办理进度,耽误自己的学业。“如果在赴海外前疫情依然严重,影响或将扩大,建议学生尽快与学校联系,看校方有什么入学变动情况,严重的可以向学校提出延期入学的申请。”
金融危机使留学市场升温
此时选择留学更需理性
金融危机的蔓延,让很多产业如临大敌,但留学市场似乎是个例外。经济下滑不仅未对留学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汇率大跌、人民币升值、出国门槛降低、签证更容易等利好消息,反而使得国内留学市场逆市上扬并保持了高速增长。
当然,有专家认为,虽然人民币升值使留学学费减少,但由于经济危机带来的货币贬值,西方国家目前普遍物价“飞涨”,导致了中国学生在国外生活成本也在不断上升。目前没有证据能够显示费率下降的速度和比例,超过了物价上涨的幅度,因而无法准确地预知留学费用降低了。
翟曜也认为,家长和学生在考虑留学时不必为赶一时之利急于出国,应该理性地考虑它对个人留学的影响及利弊,而不要把它作为是否留学的决定因素。在留学时更多地要看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规划,倡导理性留学。
此外,翟曜建议,在申请求读前先要了解学校性质,是谁办的、学历文凭是否得到我国教育部的承认?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查询。
国外学校纷纷降低门槛
学生及家长要做好准备
据了解,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外一些学校为缓解经济困难,以更高的热情招收国际学生。一些国家政府部门还采取极为宽松灵活的政策,如放松对语言成绩的要求、大幅降低签证门槛、允许留学人员短期就业等。除选择留学理想地外,专家还建议留学前学生应在外语、心理、生活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到国外读书最主要的障碍是语言一关。”翟曜表示,当前的零中介、免担保、校方反签、学费低、对雅思要求不高等低门槛将成为目前高中生留学的一大趋势。
赵晓川分析认为,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种形式的留学教育项目,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譬如:学生到国外后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与在国内的学习与生活等方式大相径庭,从而使这些学生花费了很大精力去适应,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迫于压力萌生了放弃留学的念头,浪费了家长的金钱也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这个问题是非常严峻的问题,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奔赴国外,导致留学的失败。
对怎样才能规避这些问题,赵晓川说,提高独立的生活能力和成熟的心智,以及最重要的语言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是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要具备的首要素质。他认为,近年来出现的“2+2”留学模式被公认为是高中毕业生留学的最佳途径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是国内阶段提供了两年时间的缓冲和过渡,帮助学生培养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出国留学作好心理准备;其次,两年时间使学生能够先在国内扎扎实实地打好外语基础,省去了在国外读预科和语言班的时间与费用,节省近一半费用。因此,作为留学生要尽快融入环境,多与老师和同学沟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甚至公益活动,比如马来西亚的大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要看平时的成绩、课外活动情况、社会实践活动等,如果获得一些科技竞赛奖项则更具有竞争力。